-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业小区新年宣传资料完整篇(doc)
AN
C 春 节 习 俗
春节来临,中华民族以她千百年来特有的文化民俗欢度这个特别的节日,以表达团聚之情。倒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红包(压岁钱) //pxyi.net/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拜年风尚
春节习俗记趣
在欢度传统的新春佳节时,我国各地有不少有趣的习俗,为节日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踩岁在北京等一些地区,除夕夜将芝麻秸铺在大门的过道上或院子里供人踩踏,谓之“踩岁”。因芝麻开花节节高,且芝麻粒多,此俗含有“寿高多福”之意。现代人将花生壳、瓜子丢在地上,踏上去啪啦作响,亦有“踩岁”之意。
扔愁帽在邯郸地区,除夕之夜昔时有“扔愁帽”的习俗。夜深人静之际,人们将自己戴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街上。此俗含有“扔掉一年的忧愁,迎来一年的新喜”之意。
压岁果除夕之夜,将桔子、荔枝等果品置于床畔,谓之“压岁果子”。“桔”、“荔”取其谐音,含有“吉利”之意。唯压岁果当夜不食,需等到大年初一时才取而食之。
贺年柑新春到亲友家贺年时,有的地区要带上柑子,谓之“贺年柑”。“柑”又称“大桔”,取其谐音,有“大吉”之意。主人收下大桔后,又以自家的大桔回赠,意为“互相吉利”。
又到电话拜年时
随着电话普及率的快速提高,年的过法在悄悄地变革,一句“打个电话拜个年”的流行语,电话拜年会是越来越多的人可选择的拜年方式。不仅如此,寻呼机、电子邮件、电子贺卡、鲜花电报等正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新时尚。岁末年关,当电话传递彼此节日问候时,当鲜花电报翩然而至时,当寻呼机闪烁“新春快乐”的留言时,一个新鲜的感受是,如今的拜年方式如此丰富,更有人把这称之为“数字化”大拜年。
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1997年城市居民中人登门拜年的占39%,比20年前下降了近一半。通过电话、寻呼机拜年的已上升至5.11%和2.39%。“数字化”拜年的最大好外是省去些时间、繁琐、劳累甚至俗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或质量;同时还会让人们体会到某些“数字化”时代的新潮、快感与多彩多姿。
几年前当人们还是清一色的数字寻呼机时,寻呼机用户要表达心意只能通过寻呼机的数字编码,年关时不少寻呼机出现了“200200”的代码,意为“万事如意”。如今汉显寻呼机居多,人们可以通过寻呼人工台,发出美好的祝词。我市现在各类寻呼用户约80000户,春节期间,寻呼用户得到的每一声蜂音,每一行闪烁跳动的文字,定会包含一个良好的祝愿。
来自礼仪市场的信息:花卉已成为城市中上升最快的礼仪用品。而鲜花礼仪电报则是将电服信息传递与鲜花实物投送相结合,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鲜花电报既可同城发,也可异地拍发,鲜花电报已通达国内30个省市区的480个市县。鲜花电报还可提前预订,使用者可在当地电信营业部门预订您喜欢、合适的鲜花品种。
受网络盛行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