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课件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共25张PPT).pptx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课件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共25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课件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共25张PPT)

一、我国的民族概况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重要国情之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0.56% 中华民族55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44% 畅所欲言:谈历史,赞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你能够结合历史课学习的知识,用史实印证上述观点?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旧社会生产力低下、少数民族受迫害的真实记录新社会,各民族共同携手发展脑洞大开新旧中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根本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注意: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1)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2)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一)民族平等 (二)民族团结(三)各民族共同繁荣聚焦两会:点点滴滴话平等 2018年全国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 历届全国人大、政协中,少数民族代表和委员所占的百分比,都大大超过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55个少数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都有自己的代表和委员。---政治上平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十九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应当为少数民族代表准备必要的翻译”。---文化上平等“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2018政府工作报告 ---经济上平等民族平等———— 首要原则内涵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依据法律依据: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②理论依据: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③现实依据: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主人。众志成城:危难之中见团结 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 重要原则内涵 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亲切会见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指出“独龙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沧桑巨变,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前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继续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继续把工作做好、事情办好。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西部大开发的十二个省市区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各民族共同繁荣———— 根本原则内涵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依据 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三原则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政治基础物质保证民族团结各抒己见 “56个民族是一家”,要巩固民族关系,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1.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3. 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①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惯;②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与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