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对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综合性整治.ppt

标本兼治,对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综合性整治.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本兼治,对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综合性整治.ppt

第十六章 犯罪的综合治理 第一节 综合治理概述 一、综合治理的内涵及其提出 (一)综合治理的内涵 所谓综合治理,就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对违法犯罪问题进行综合性整治,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 综合治理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强调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 二是强调对全社会力量的组织和动员; 三是在强调发挥司法机关职能作用的同时,强调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四是强调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进行标本兼治。 (二)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及其实践模式的形成和完善 综合治理方针的提出,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犯罪问题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 二是社会治安问题(包括犯罪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和实践原则 综合治理作为我为防治犯罪的实践模式,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 1.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 2.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3.法制原则 4.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原则 三、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一)综合治理的领导体制 综合治理工作实行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专门办事机构具体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是综合治理工作专门的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并对同级政府以及党委负责。 (二)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初步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综合治理委员会组织协调,各部门各方面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综合治理的力量体系 1.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机关 2.地方党委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机关以及政协机关 3.国家政法机关 4 .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性自治组织 5 .公民 第二节 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惩罚 一、少年犯罪的社会预防 少年犯罪的社会预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为防止少年人陷于违法犯罪而对少年人实施的保护性干预行动。 保护性干预,一是说这些行动的基本出发点是保护,即保护少年人的生存与发展权利,二是说在保护的同时还施以必要且适度的干预或者介入,其中包括必要且适度的教育与劝诫、奖励与批评。 预防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在各级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实行综合治理,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社会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预防少年犯罪的三道防线。 (一)家庭 (二)学校 (三)社区 (四)文化传媒 二、少年犯罪的处置: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 (一)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的历史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是在19世纪末出现的。 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制定了《少年法庭法》,并在芝加哥市设立了少年法庭。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少年法和第一个少年法庭。其后为许多国家仿效。 (二)少年立法和少年司法的基本精神及制度 强调保护是少年立法和少年司法的基本精神,这一基本精神有两个理论支点。一个是“儿童不能预谋犯罪”;另一个是“国家是少年儿童的最高监护人”。 少年立法和少年司法发展至今,一个重要成果是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一套专门负责处理少年犯罪的机构(如少年法院或家庭法院、少年监狱等)和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制度,较为重要的如审前品格调查制度、缓起诉或缓宣判制度、转处制度、前科消灭制度等等。 (三)我国的少年立法与少年司法 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监狱法等立法中分别对少年犯罪处理的实体及程序做了一些专门性规定。 1992年月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000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9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处理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原则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4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鉴于我国我国现行的少年司法制度来看,是一种“窄幅型”的少年司法制度,即它的受案范围仅限于触犯刑法的少年犯罪案件,而不包括少年不良行为,这种情况不利于少年的保护和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均强烈呼吁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