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六练 古诗鉴赏 专题三 题材突破 题材三 山水田园诗.docVIP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六练 古诗鉴赏 专题三 题材突破 题材三 山水田园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精选提分专练 第六练 古诗鉴赏 专题三 题材突破 题材三 山水田园诗

题材三 山水田园诗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元日田家① 薛 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 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四川之时。②蛮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云门诸山 宗 臣 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写山顶之景,山峰、明月、云雾融汇成一个幽静而朦胧的境界。 B.颔联照应诗题“登”字,写在遍野芙蓉、满目苍翠之中登山的悠闲。 C.诗人身在山中,以萦绕耳边的乐声,渲染出高山之巅空灵而神秘的趣意。 D.诗人登上山顶,感受到山风萧瑟强劲,由此联想到八面生风的昆仑山。 E.全诗以实笔写山之实景,以虚笔写风之虚致,意在表达登山的畅快情致。 4.后人评价此诗最能“以主观情趣折射客体之美”,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登山的情趣。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泥 溪 洪咨夔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注]饼,味过八珍烹。 注 齐:通“剂”,调也。调和味道谓之剂。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用一“塞”字,把斜阳的光芒写得具体可感,温暖明亮,用字新颖峭拔。 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傍晚的花朵喝酒而泛上红晕,平静的水面绽放笑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景色的优美。 C.颈联通过叙事、议论来抒发感情。因“喜荫”而“休驾”,因“疑昏”而“问程”,诗人的表情神态也尽在其中。 D.尾联“味过八珍”看似无理,实则巧妙。因为它真切地揭示了饥肠辘辘的旅人在天色将晚时的独特心理,让诗歌富有生活气息。 E.诗歌题材平凡,远近结合,先写远望之景,再写眼前之景,布局精妙自然,绘人以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答:  答案精析 1.AD [A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D项“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末止)。“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 2.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了当地民风的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 3.BC [B项颔联写攀高登险,并没有表现“登山的悠闲”。C项“紫笙”本指仙乐,此处并非真实的乐声。] 4.①诗人登山所见千峰倒插江中,满目芙蓉、苍翠,攀登险峰的过程有观赏美景的乐趣;②诗人耳闻风声,如云外笙乐,若有若无,有仿佛聆听仙乐的情致;③诗人登上山顶,迎风而立,恍惚身处昆仑之境,有飘飘欲仙之感。 5.BC [B项“拟人”错,应为“比喻”。C项颈联没有“议论”的表达方式。] 6.①热爱自然、轻松愉悦的心情。前两联通过蜿蜒的沙路、明亮的斜阳、柔美的晚花和浅浅的涟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②留恋景色又急于赶路的矛盾心情。颈联描述诗人既担心时间已晚急于赶路,又留恋树荫不愿离去的矛盾心理。③对归家生活的向往之情。日暮时分,飘来炊饼的香味,诗人感叹,这种味道胜过玉盘珍馐。④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