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顺吟诵文集(2010.12.16).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徐健顺吟诵文集(2010.12.16)

目 录 关于抢救和推广中华吟诵的设想 1 什么是吟诵 24 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25 吟诵,不为吟诵 32 吟诵的前世今生 36 吟诵传统与语文教学(上) 45 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系列:总序 53 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系列:《静夜思》的声韵意义 55 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系列:《江南》的声韵意义 59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的吟诵 63 古诗的声韵之美(一) 开口音与闭口音 66 古诗的声韵之美(二) 押韵的奥妙 69 古诗的声韵之美(三) 声调的意义 73 古诗的声韵之美(四) 入声字的作用 77 古诗的声韵之美(五) 声韵分析的方法 79 多怨时代 82 孔子≠儒家 85 韩国汉诗文吟诵初探 89 关于抢救和推广中华吟诵的设想 前 言 吟诵危矣!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活态。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吟诵汉诗在海外一直盛行不衰,不仅在华人中间,而且在日本、韩国等很多汉文化圈国家中,也一直流传,比如日本的吟诗社社员就有百万人以上,他们经常来中国交流访问。但是,作为吟诵之根,远为丰厚璀璨的大陆吟诵却几乎没有了传承! 百年以来,许多前辈学者都曾为光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而大声疾呼,身体力行。然逝者如斯,吟诵终于还是濒临失传的边缘。如今,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已经在80岁以上,而且如凤毛麟角。历史只留给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了! 在这最后的时刻,我们却看到了希望。因为今日中国,已从盲目西化的困境中觉醒,政府和民众,都迫切感觉到了传承自己文化的重要。吟诵传统的抢救、恢复与发展,正当全面展开。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为此,近年我们开展了初步的搜集、抢救、研究、传承和推广吟诵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整合全国的资源,筹建吟诵学术志愿者组织——中华吟诵学会。集政府、学术、教育、企业、演艺等各界之力,希望把吟诵留下来,传承下去,使吟诵重新回到教育体系之中,回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目前中华吟诵学会已经报民政部备案,挂靠教育部国家语委语用司。中华吟诵学会欢迎所有喜爱、关心吟诵的人士,一起来推广吟诵。希望得到您宝贵的意见和支持! 谢谢! 吟诵的界定 一、汉语古代诗词文赋的创作、传承、学习的语音方式,主要有唱、吟、诵、念四大类。念,就是用口语读。诵,是艺术化的念,强调清晰准确和语气情感,但没有音阶。吟,有音阶,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吟和唱的区别是:唱是音乐为主,语言为辅,目的在于欣赏曲调;吟是语言为主,音乐为辅,目的在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内容。 二、吟诵的概念历来不甚统一,没有固定的指称,有吟唱、吟咏、吟哦等多种说法。我们根据文献考证和采访调研,得出如下结论:吟诵是吟和诵的合称。在古代人的概念里,吟,即吟咏;诵,即诵读。吟咏的对象多是诗词,诵读的对象多是文赋。吟咏一般有音阶曲调,但是也有个别的没有音阶曲调。诵读很多没有音阶曲调,但是也有相当部分是有音阶曲调的。为此,我们现在按有无音阶曲调,来区分吟和诵。 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之不足故有咏歌。文学本来就是通过非口语的形式来表达口语不能“尽”之“意”。诗词文赋,哪里有用口语形式写成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本是一种声音。文字只能反映语音的音质,却不能说明语音的音长、音强、音高。把文学当作文字来解释,或当作口语来阅读,又怎能体会文学的涵义?用什么声音形式创作,就当用什么声音形式欣赏。古代的诗词文赋,是用唱、吟、诵三种形式创作的。昆腔之前的唱已基本不存,所以唯有吟诵的形式最能接近原貌,最可体会涵义。古代的诗词文赋,皆可吟诵。 四、吟诵之诵,不是朗诵之诵。吟诵的诵,遵循传统的规则。朗诵是从西方传入的,在中国还不到百年的历史。百年之前,但识字者皆会吟诵,不会朗诵,与今日之情况恰好相反。 五、吟诵有广狭之分。广义吟诵,当指世界上所有语言中的吟诵现象。吟诵不独汉语所有。次广义吟诵,当指各民族对于汉语古典诗词文赋的吟诵。比如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中国多个少数民族都有汉诗文吟诵。狭义的吟诵,当指次广义吟诵中的“私塾调”,即通过私塾、家学等教育系统代代相传的吟诵,而非直接用民歌、戏曲等方式来吟诵诗文。狭义吟诵即“中华吟诵”,是中华吟诵学会的主要工作内容。我们也用这个概念申报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吟诵的体系 一、吟诵的语音,与当地方言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没有全部用方言口语语音吟诵的。吟诵使用的是文读系统的语音。在北方,更接近官话,在南方,更接近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