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战:O2O创业公司的营销手册
论文类别:计算机?-?网络营销上传时间:2015/8/21?11:31:00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很多时候,所谓的O2O有时只是创业者吹捧出来的概念,似乎只要产品跟线上线下都沾点边,就以为自己已经处在当下流行火爆的O2O行业了。
其实O2O在国内的本地化已经日渐成熟。但在O2O被正式提出之前,我们身边就已经有了O2O模式,如装修、婚庆、二手车买卖等等,它很难在短期内彻底颠覆原有的产业链,它的出现只是加速了产业的迭代,增加了其盈利模式,使之更商业化。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切呢?
会员营销:把忠诚用户发展成会员
一个线下的实体企业能持久经营,关键在于它有固定的用户基数,可以想象,本地化的模式局限,人口就那么多,如果没有一定忠诚用户,这个企业估计没有长远的未来。
比如一家餐饮企业,总有部分用户一周有3~4次在这家餐厅消费,那么这部分用户就可以称得上是忠诚用户了。忠诚用户最基本也最可贵的特征就是,他对餐厅的高度认可。这远远比那些只是路过,或者随机选择餐厅的用户价值大的多,根据“二八定律”,这部分忠诚用户才是企业盈利的最大贡献者。
如果将这部分忠诚用户集中分类,可根据消费能力发放会员卡,例如消费能力强的用户可发放黄金会员卡,相应的有白银会员卡和普通会员卡之分;而普通会员卡或根据高积分等发展成白银或黄金会员卡,然后按照等级划分优惠力度,等级越高,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实行最优折扣,那么黄金会员卡的折扣就是最大的。通过采用会员营销的方式,激励用户到店消费,并且通过会员卡升级等形式,刺激普通会员高频消费,增加用户黏性,持久经营。
产品营销:质量为王
一款产品如果缺乏品质过硬,其他方面做的再优秀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即任何一切营销都是围绕以产品为中心来展开的。当然用户至上,和质量为王,并没有什么冲突,但二者需兼顾,且缺一不可,有了质量保障,才会真正吸引用户。
没有内涵的产品单靠渠道营销,如明星代言、大V转发、段子手炒作等,以此吸引的用户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好比某锤手机,在某段时间话题热点爆棚,然而一段时间后,却只能做清仓处理。真正好的产品无需加大声势,通过口碑就可以为自己代言(自营销)。例如三星和苹果,今年5月,央视财经采访库克时,库克曾说过,用户中国市场销量就占了苹果全球销量的20%多,第二季度三星全球市场占有量回流,回到了第一的位置。所以数据为公司的营销说话。
注重用户体验和口碑扩散
好的用户体验从细节开始,并与用户实时互动,给用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体验,与用户互动,包括让用户对品牌全方位了解,同时让用户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给用户足够的存在感,那么用户才会愿意自发性的带动口碑效应。
说到用户体验、口碑效应,大家都知道小米,例如《参与感》,例如“粉丝经济”,例如“饥饿营销”,同社区和粉丝用户交朋友,让发烧友最先体验产品等等。
尽管如今小米一直饱受争议与负面新闻不断,但“高性价比”的口碑不是白来的,而根据中国研究总院公布的中国Q2智能手机销量排行,小米力压群雄稳坐第一的地位也充分说明了小米的成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产品为基础,用户体验为核心,只有两者兼具,才能让消费者自发性的对产品反馈、传播,以此创造好口碑”。
不要为了O2O而O2O
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企业发生“头脑风暴”,这种现象不能完全说不好,但如果只是为了跟风而去做O2O,很容易就会失去原本实体企业自身的优势,例如某些百货、零售,在转型O2O的时候,忽视了其实体店客流多的优势,强行将线下产品搬线上,然而完全没有考虑到用户数据及其购物习惯,及商品之间严重的同质化,而且没有可行的推广方式,结果在把重心放到线上时,由于其他商场也在增加,于是分流出了很多客户群,自身也损失了不少客户流。
O2O的本质是为了优化原来的产业链,使之更高效、便利,因此企业转型O2O的前提,一定是要根据自身企业的情况去考量,如产品的消费属性、年龄定位、消费场景等等,保持自身独有的个性,没必要把自己推上战场,做无谓的牺牲品。
市场品牌营销的创新该怎么做?
创业公司大部分人都说脑袋当中某个点出现的时候,灵感自然就来了。但我觉得创新更多的是行业工作经验的积累,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工作想象力会出现质的变化。
其实我们所谓创新的点只有一个,就是将地推变成高级版本——企推。
但是阶段性推广的目的是什么?推广的方案如何来做?这个需要根据用户的场景来进行剖析;
如何更好的让用户和市场快速记住?如何将活动做成做一个标志性的系列产品?这个之前的工作要根据经验来判断。
这里需要记住三个点:
互联网用户属性
用户快速参与
品牌宣传配合
互联网行业的市场营销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