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企业“杀无赦”的十类经销商【经销商死法三篇之二】.doc

容易被企业“杀无赦”的十类经销商【经销商死法三篇之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容易被企业“杀无赦”的十类经销商【经销商死法三篇之二】 论文类别:管理学?-?市场营销 上传时间:2016/1/4 论文作者:黄润霖   容易被企业“杀无赦”的经销商中,除了在第一篇中介绍的员工型经销商和元老型经销商,存在认知不足外,在品牌企业里,还有四类经销商,容易触碰企业的红线,成为企业大开杀戒的对象。? 第三类:“行业厌倦症”型经销商,别只看到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从生意的逻辑上来说,在商言商,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经销商唯利是图也情有可原。但是,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古训,也需要有空没空拿出来温习温习!?   应该说,绝大多数经销商在一个行业待久了,总觉得自己选错了企业或行业,赚钱辛苦、来钱也慢、还整天两头受气。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不仅乖巧礼貌,还科科考百分。因此,每每面对外面野花野草的诱惑时,总是有一种“不采白不采”的贼心。?   我亲手处理过一个福建某地级市的经销商。那是05、06年中国股市一片红火的时候,他一门心思扑在股市上,手握着一个地级市的经销权,却多次被下线客户投诉送货不及时、售后服务跟不上、库存大量缺货,把新上任办事处经理的旁敲侧击根本不当一回事。?   办事处是干嘛的?就是要完成销量的。新官上任,你都拖到人家的大腿腹股沟了,人家弄死你的心早有了,只是苦于地级市的核心经销商资格,一直没有动手。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就三天两头在总部的报告上,给这个经销商上眼药,反复历数这个经销商的八大罪状、十大劣迹,连截留促销海报这种猴年马月的小事都给他翻了出来。本来在公司高速发展阶段,核心经销商基本上能不动就不动,以免伤筋动骨,但架不住这个办事处经理天天上眼药,我就专程过去拜访了一次。?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正事还没聊两句,他的话头就转到股市上去了,一边神秘兮兮给我透漏什么股市内幕,一边不无得意地告诉我现在股市来钱有多容易。随后,我又走访了他下辖的客户,了解了网点对他的评价,我们就着手客户的更替,结果这个经销商的撤销流程,我还没有回到公司,流程已经走完了。?   可笑的???,08年股灾以后,这个经销商又死乞白赖找到公司希望再拿回经销权,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其实像这样的经销商,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以后,容易陷入到“行业厌倦症”的状态,我看到过形形色色的经销商跨行去开酒店、搞桑拿、跑到江西景德镇搞陶瓷收藏、甚至进入地产搞房产开发,但绝大多数都灰头土脸的铩羽而归。做生不如做熟,做熟不如做透,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经销商们,若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深耕精神,迟早要撞得头破血流。? 第四类:选边站队型经销商,别热衷于企业内部的人事斗争,别人家的事,不值得搭上你的生意。?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中国,品牌企业生存的时间少则5、6年,多则2、30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家没有点陈芝麻烂谷子的旧年往事,不堪回首的虐心伤疤不足向外人道。经销商对这些事好奇也就罢了,喜欢八卦就是你的不对。?   在品牌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是一件挺常见的事情。尤其是营销负责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雇佣的形式贡献自己合适的经验。难免有些江湖高手一时春风得意以致忘乎所以,或功高震主、或大权独揽,扶持三两个亲信、拉拢十几个经销商,搞个小团体、结成个什么联盟,也不是没有的事情。?   曾经有个北京的经销商,是企业早期营销负责人一手扶持起来的标杆市场,也赶上了渠道改制和品牌升级的好时机。这个经销商对这位营销负责人心存感激,自然私下也就走得比较近。?   ?事情的转折在2004年,这位销售负责人和企业老板,在发展思路和合作方式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最后无奈选择离职。企业考虑到经销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对这位营销负责人开发出来的经销商,不仅没有排斥,反而开出更加优惠的条件进行单独扶持。那个北京经销商认为,让营销负责人离职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对企业新政指手画脚,挑三拣四。企业老板考虑到市场现实,也没有和这个经销商过多计较。?   还得强调做经销商,最重要的是选择的企业和品牌有没有发展前景。谁来掌舵、往哪个方向走,这不是经销商可以控制的问题。可是,北京的经销商在市场配合上也开始抵触,不拓展渠道、不开发网点,不进小区、不搞推广,甚至联合几个同类型经销商利用政策抵制进货、恶意退货。以此要挟厂家重新召回那个营销负责人。?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个发动抵制进货的北京经销商,最终被作为典型“杀无赦”,而那几个曾经参与联合抵制进货的经销商,一看风头不对,立马乖乖地该干嘛干嘛!?   企业里人来人往,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高层变动,经销商完全没有必要卷入其中,成为牺牲品。记得人家的好,是一回事,知道人家为什么对你这么好,是另外一回事。? 第五类:用江湖规矩代替生意规矩型经销商:不按规矩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