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药害药物滥用防制领导员手册内容大要.PPT

不需药害药物滥用防制领导员手册内容大要.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需药害药物滥用防制领导员手册内容大要

想HIGH!!不需藥害 藥物濫用防制領導員手冊 內容大要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 林淑玲 吸毒可怕嗎? 藥物濫用對身體暫時性的危害如皮膚粗躁,常發現長期注射的毒癮者,其皮膚表面有鐵軌般的針孔疤痕 毒癮者也有皮膚炎的情形,主要是因為注射針筒不潔所引起的併發症 身體也有嗜睡、食慾不振、目光呆滯、結膜紅腫、步履不穩、靜脈炎現象 在感官表達方面有幻聽、幻視、無方向感的表現,另外情緒方面也有多話、躁動不安、沮喪、好辯等情形 成人藥物濫用概況 根據96年犯罪狀況及其分析(法務部,2008)的統計資料所示,96年度因毒品案件入監服刑人數為10093人,高居所有犯罪人數之首;其中以30至40歲未滿者最多,其次為24至30歲未滿者 同年度撤銷假釋人數為1542人,其中再犯毒品罪者為479人,佔31.06% 98 年1-2 月各級法院審理毒品案件裁判確定移送檢察機關執行有罪人數為7,148 人,較上年同期增加21.6%;其中屬第一級毒品罪者為5,192 人,第二級毒品罪者為1,857 人,餘為第三、四級毒品者。毒品案件之累、再犯人數中具有毒品罪前科者6,223 人,占毒品有罪人數比率為87.1%。 98 年1-2 月毒品新入監受刑人2,084 人。新入監毒品犯中,屬第一級毒品者為1,507 人,第二級毒品者524 人。就犯罪行為分,屬施用毒品者1,829 人,其中有毒品罪前科者1,458 人占79.7% 近年來施用毒品犯罪者年齡有下降的趨勢,其中約78%具有中學教育程度,且有逐年提高的趨勢;施用者之職業類型方面,服務工作者、售貨員及勞工人數有逐年增加的現象 用藥循環歷程(江振亨) 進入用葯行為的循環歷程模式,吸毒者呈現出一個初嘗、持續使用、成癮、重整、再度用葯、持續使用、成癮的循環動態之過程 並非每個個案均完全進入循環,在每一個階段中個案有可能隨時因某些因素而中止 但中止並不代表個案即真正戒除毒品,視個案反思、自覺能力的強弱,有無進入深度的痛改而採取行動達到真正的戒除,若無則可能在某些條件的促進下又再度進入吸毒的循環中 再犯歷程模式(Marlatt Gordon,1985) 第一次吸毒原因 未成癮前的戒毒後再次用葯原因 用藥循環 兒童及青少年毒品犯罪概況 87年由於肅清煙毒條例修正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依規定單純施用毒品之少年均先送觀察勒戒(最長2個月),其後,經評估無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者,則由少年法庭為不付審理之裁定,因此人數於88年度驟減 近年來施用毒品青少年人數雖大幅下降,但新興毒品推陳出新,請三、四級管制毒品,如K他命使用氾濫,所以各式藥物濫用仍屬青少年兒童容易嘗試之行為,仍應嚴加注意 虞犯少年吸食或施打煙毒以外之麻醉或迷幻物品統計 上述百分比係施用麻藥青少年數佔當年度虞犯總人數之百分比 除87年以外,其餘年度百分比最高者為「經常逃學或逃家」 何種青少年是物質依賴或濫用的高危險群 有行為問題 有情緒困擾 低自尊自信 挫折忍受力較低 意志力不堅定 支持系統較差 家族成員中有物質濫用或依賴的人 周遭經常經處的朋友、同學有物質依賴或濫用的人 人格違常 有精神疾病? 與學校依附低 與享樂型、衝動型同儕依附高 「青少年暫時型反社會行為」(adolescence-limited antisocial behavior, AL)和「終身型反社會行為」(life-course-persistent antisocial behavior, LCP) 的犯罪原因不同,其與家庭、學校及同儕的依附也不同 根據Moffitt(1993)的青少年犯罪模式 「終身型反社會行為」的成因包括 神經心理的缺陷與行為問題(和反社會人格有關的主要為語文及執行功能的缺陷) 生命歷程中的不良影響 改變的時機(反社會人格特質在18歲之前都還有改變的可塑性) 而「青少年暫時型反社會行為」的成因則包括 成熟代溝(發展上的動機,例如取得成人地位) 社會模仿(LCP與AL的同儕相互利用、共生關係) 「負」增強(挑戰權威、激怒成人以獲得成人地位) 曾幼涵(2001)的研究發現,「低自我控制」與「成熟代溝」各可以解釋一部分的青少年犯罪行為 「父親支持防護」是延持個人到國中以後才出現偏差行為的原因 影響個體在國小就出現偏差行為的最重要因素為「有實際的需要」及「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父母限制其官能需求的滿足,對青少年發展出的性、財產需求表達不贊成的態度,可以稍微阻止青少年從事偏差行為 「早發型」及「晚發型」從事偏差行為的理由平均數 預防兒童藥物濫用的介入重點 根據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在少輔院做青少年酒精藥物濫用的輔導,這二、三十名已經被判刑的孩子,大多在17、8歲左右,他們有幾個共同的特質 第一是全部都從小學時代就開始抽菸,最小的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最晚則是小學五年級 第二是大多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