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互联网和金融,在数据挖掘上究竟存在什么区别?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上传时间:2015/10/25?15:12:00论文作者:未知
?
(中讯)在银行做了两年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工作,较少接触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因此,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互联网和金融,在数据挖掘上,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区别”。在对这个问题的摸索和理解过程中,发现数据挖掘本身包含很多层次。并且模型本身也是存在传统和时髦之分的。本文就想聊聊这些话题。
一、数据挖掘的层次
一直想整理下对数据挖掘不同层次的理解,这也是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和很多金融领域、互联网做数据相关工作的小伙伴,聊天交流的一些整理和归纳。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一)纯粹的数据加工
侧重于变量加工和预处理,从源系统或数据仓库,对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加工、衍生处理,生成各种业务表。然后,以客户号为主键,把这些业务表整合汇总,最终可以拉出一张大宽表,这张宽表就可以称之为“客户画像”。即,有关客户的很多变量和特征的集合。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数据加工工具为SQL和SASbase。
(二)傻瓜式的挖掘工具
较为典型的就是SASEM和clementine,里面嵌入很多较为传统成熟的算法、模块和节点(例如逻辑回归、决策树、SVM、神经网络、KNN、聚类等)。通过鼠标的托拉拽,流程式的节点,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你挖掘数据的需求。
傻瓜式操作的优点就是使得数据挖掘,入手非常快,较为简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即,使得这个挖掘过程变得有点单调和无趣。没办法批量运算模型,也没办法开发一些个性化的算法和应用。用的比较熟练,并且想要进一步提升的时候,建议把这两者抛弃。
(三)较为自由的挖掘工具
较为典型的就是R语言和Python。这两个挖掘工具是开源的,前者是统计学家开发的,后者是计算机学家开发的。
一方面,可以有很多成熟的、前沿的算法包调用,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既有的算法包进行修改调整,适应自己的分析需求,较为灵活。此外,Python在文本、非结构化数据、社会网络方面的处理,功能比较强大。
(四)算法拆解和自行开发
一般会利用python、c、c++,自己重新编写算法代码。例如,通过自己的代码实现逻辑回归运算过程。甚至,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更改其中一些假定和条件,以便提高模型运算的拟合效果。尤其,在生产系统上,通过C编写的代码,运行速度比较快,较易部署,能够满足实时的运算需求。
一般来说,从互联网的招聘和对技能的需求来说,一般JD里面要求了前三种,这样的职位会被称为“建模分析师”。但是如果增加上了最后一条,这样的职位或许就改称为“算法工程师”。
二、模型的理解:传统的和时髦的
据理解,模型应该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的较为成熟的模型,另外一类是较为时髦有趣的模型。对于后者,大家会表现出更多的兴趣,一般是代表着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
(一)传统的模型
传统的模型,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分类(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逻辑回归等)、预测(例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聚类(kmeans、系谱、密度聚类等)、关联(无序关联和有序关联)这四类问题。这些都是较为常规和经典的。
(二)时髦有趣的模型
比较有趣、前沿的模型,大概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即社会网络分析、文本分析、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Service,LBS)、数据可视化等。
它们之所以比较时髦,可能的原因是,采用比较新颖前沿的分析技术(社会网络、文本分析),非常贴近实际的应用(LBS),或者是能够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数据可视化)。
(1)社会网络的应用
传统的模型将客户视为单一个体,忽视客户之间的关系,基于客户的特征建立模型。社会网络是基于群体的,侧重研究客户之间的关联,通过网络、中心度、联系强度、密度,得到一些非常有趣的结果。典型的应用,例如,关键客户的识别、新产品的渗透和扩散、微博的传播、风险的传染、保险或信用卡网络团伙欺诈、基于社会网络的推荐引擎开发等。
(2)文本挖掘的应用
文本作为非结构化数据,加工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包括如何分词、如何判断多义词、如何判断词性,如何判断情绪的强烈程度。典型的应用,包括搜索引擎智能匹配、通过投诉文本判断客户情绪、通过舆情监控品牌声誉、通过涉诉文本判定企业经营风险、通过网络爬虫抓取产品评论、词云展示等。
文本和湿人。关于文本分析,最近朋友圈有篇分享,很有意思,号称可以让你瞬间变成湿人。原理很简单,就是先把《全宋词》分词,然后统计频数前100的词语。然后你可以随机凑6个数(1-100),这样就可以拼凑出两句诗。比如,随机写两组数字,(2,37,66)和(57,88,33),对应的词语为(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