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未来媒体与互联网创新十大展望.doc

盘点:未来媒体与互联网创新十大展望.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盘点:未来媒体与互联网创新十大展望 论文类别:计算机?-?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5/11/3?9:49:00 论文作者:未知 ? ?   (讯)导读:近日,阿里研究院基于互联网新技术与产业新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思考和设想,提出了未来5年的互联网创新十大展望。从广义上而言,媒介就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在麦克卢汉眼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互联互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媒介与互联网具有本质上的共性。那么,从未来媒体的视角解读互联网创新十大展望,就会带给我们许多充满惊喜的想象。   1   人机数一体   万物智能化、人类机器化,智能终端是人类在物理世界的增强器官,也是通往互联网世界的“虫洞”,而数据是人类在比特世界的生命载体与表现形式,人类自身与智能设备(手机、穿戴式设备、传感器等)、在线数据正在加速融合,线上数据、服务将通过智能终端融入人、物体,例如有多少人的智能手环是日以继夜一直“长”在身上,糖尿病患者通过佩戴的智能隐形眼镜测量血糖等健康指标,将NFC芯片埋入表层皮肤下面以实现近场支付等“P2O”(People?to?Online)功能。   解读:   二十年前,当尼葛洛庞帝提出数字化生存的概念时,可谓石破天惊,让人难以置信。而今天,借助智能终端之力,通过数据的交流,人们已习惯了数字生存的状态,人的延伸无处不在,人的联系随时随地。人,可能就是一些数据的集聚与传播,或许,未来的媒体就是人自身。   2   云脑新人类   在人机数一体化融合的过程中,将出现新人类,其生命外延和智慧边界将依靠“云脑”指数级提升,“云脑”比你自己更理解你的需求和细微变化,每个人(及其他生命体)的数据集(Inpidual?Data?Profile,简称IDP)将存储在云中,当然海量数据将对人类的个体生理认知产生“盈余溢出”效应,即超出我们人脑的处理能力,这时智能云脑(Cloud?Intelligence)将根据日趋详细的个人数据,即时发现个性化场景需求,并动态生成“个人服务目录”,每个人都是VVIP,每个人都能获得智能助手“大白”为你定制的个人O2O服务门户(Inpidual?Service?Portal,简称ISP),例如现在可穿戴式设备、车联网都在向个人智能助理方向研发。   解读:   既然人可以利用云脑更好地生存发展,那么,拥有巨大信息数据量的媒体,更应该借助云脑,通过云计算,实现资源的协调、数据的处理乃至个性化的服务。今天的数据新闻,包括大数据运算支撑的新闻生产、新闻机器人的运算与编选、新闻可视化的生动呈现等,都可以通过云脑的服务来完美实现。   3   数据驱动服务   简称“DDS”(Data?Driven?Service),即利用你的隐私数据来为你自己定制服务,形成个人“隐私消费闭环”。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两类模式为UGC(User?Generate?Content用户产生内容)、PGC(Professor?Generate?Content专家产生内容),用户产生的流式内容参差不齐、海量庞杂,不能直接变现,专家人力成本成为规模化发展瓶颈,而DGC(Data?Generate?Content)则能针对个人特性需求自动化生成内容、甚至匹配服务,这一过程是从“DGC”到“DDS”的转变,例如“过日子”App根据手机、智能手环的个人体质测试,不断滚动“用户健康画像”,依靠个人数据提供季节节气中最适合你身体的养生食谱,根据LBS匹配身边的O2O养生服务。   解读:   利用LBS(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提供本地化的各种服务。在自动检测用户所在地理位置的基础上,有效地实现本地新闻与各类咨询服务信息的准确推送;利用社交互动技术整合UGC(用户生成内容)。移动互联网上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基于社交互动而产生,整合并呈现用户社交互动生产的内容,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独特资源。而更多的数据与媒体结合产生的新服务,有待进一步探索。   4   泛化商业   社交商业化,商业社交化,社交1.0以非商业化的情感沟通为主,而社交2.0则是以人与人之间日常发生的利益关系为纽带,商业与生活的边界逐渐模糊不清,社交电商、达人营销、粉丝经济、共享经济都是商业与社交融合的开始,在移动互联网中,全环境感知、全场景服务、全渠道零售让商业智能无处不在,O2O的商业形态通过统一用户账户合并消费者流量、数据,充分共享线上线下的服务组件,生活服务、电商导购、垂直社区、社交应用等App、H5轻应用、线下门店皆为前台市场“触点”,以统一用户数据为中台“服务智能”,以电商平台为后台“变现引擎”,用户在场景入口处“一站式”成交,这种泛化商业体系是未来互联网企业、创客合纵连横的业态环境。   解读:   将情感沟通与商业利益相融合,不断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