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客十年的迷失与进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80后创客十年的迷失与进化 论文类别:计算机 - 互联网研究 上传时间:2016/3/11 10:05:00 论文作者:未知 (讯)宝驾租车创始人李如彬在2015年底与高燃有一次见面。“要不是十年前 看到你们四个人的故事,我说不定已经放弃创业,找个什么公司去呆着了。” 李如彬说。 十年前,李想、茅侃侃、戴志康和高燃等作为80后创业代表,登上 《中国企 业家》杂志的封面(详见 《中国企业家》杂志2006年第5期 《生于80年代》封 面报道),彼时,80后创业还不为主流文化接纳和认可,他们身上有颠覆者的 光环。看到这期报道时,李如彬和姚劲波、金鑫合作创办的学大教育还没有上 市,正经受着业务发展的煎熬。“这四个人对当时创业者的震撼,不亚于之后 的马云。”李如彬对本刊说。 不过,成为明日传奇并不容易。十年后,当我们再次对四人进行回访,他们 都胖了一点,不约而同切换了跑道。李想从泡泡网转向汽车之家,诸般挣扎后 终于上市,他的最新身份是智能电动车企业车和家创始人。“混世魔王”茅侃 侃也早已在2009年从MaJoy辞职,又在创业汪洋中呛了几口水,2015年9月 创办了万好万家电竞传媒。高燃离开了MySee,过程有些尴尬,现在他找到了 更适合自己的定位:投资。有 “极客少侠”之称的戴志康一手拉扯大的Discuz! 早已委身腾讯,他在大公司中镀了一层金之后,现为伙伴创投创始人,把十分 之六七的时间花在了学习上,十分之一的时间用来打理伙伴创投的投资生意。 十年弹指间,对创业者来说,可不短。 你会看到他们与时间交锋留下的伤痕,他们都为成长付出过代价——作为创 始人却中途出局,朋友分道扬镳,公司内斗,融资搁浅,自我迷失……他们曾 经站在风口上,却没有大红大紫,不过这些挫折与痛苦,让他们现在成为更好 的自己。 不妨看一下这十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十年后,PC时代切换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2006年1月17 日,中国互联网 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 《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 示,截至2005年12月31 日,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约4590万台,上网用户数 约11100万人。2016年2月12 日,CNNIC发布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 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同时,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 机端集中。 十年后,BAT 已经成为创业生态中的重要一环,站队,成为创业者绕不过去 的选择,而十年前,BAT 的概念还不存在。200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刚成立, 这一年腾讯进行了第一次组织变革,也就是BU化(业务单元化),百度与谷歌仍 然在中国市场鏖战,前者进行了社区化的尝试。 十年后,诸多独角兽公司的缔造者也是80后。根据最新一轮融资成果,滴滴 出行的估值超过200亿美元,创始人程维,出生于1983年;外卖平台饿了么估 值接近50亿美元,创始人张旭豪出生于1985年;今日头条,一款基于数据挖 掘的资讯APP,估值已超过5亿美元,创始人张一鸣出生于1983年;电商导购 APP 口袋购物,估值已达到65亿美元,创始人王珂出生于1984年;大疆无人 机,估值达到100亿美元,创始人汪滔出生于1980年。这些同龄人在2006年 尚默默无闻,甚至并没有进入商业世界,但抓住了过去十年产业变革的机会。 十年后,全民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从北京中关村到深圳华强北,到处都可 见热血沸腾的创客。岁岁年年人不同,90后已成为新宠儿,他们个性更加张 扬,想象力也更丰富。 重访当年80后创业明星,并非要盘点他们的教训——他们虽然没有大红大 紫,但也都通过创业获得了精神上与财务上的自由,而且,真正的下半场才刚 刚开始。讲他们的故事,是对中国过去十年创业史的梳理,也是未来十年给今 天90后创业者提供参照系:那些创业中遇到的坑,跌过的跟头,自我的迷失与 再定位,怎样面对投资人、员工和自己,每一代年轻创客都会与这些困难狭路 相逢。 “90后没有我们当年环境那么好。”李想的这个看法有点与众不同, “我们 当时是犯多少错误都无所谓,现在不犯错误都可能死。一个领域,一年分胜 负。”他认为,70后拥有最好的创业时机,其次是80后,最惨的是90后。 “BAT都被70后给占了,80后吃了垂直和O2O。90后其实是很难受的,机会也 没剩下什么了,人力成本也变高了。” “不过,”他又说, “90后的素质最高,他们跟着互联网能独立思考。” 挫折 从2005年开始,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