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大家为什么捧TA红?
论文类别:计算机 - 网络营销
上传时间:2016/4/5 18:08:00
论文作者:未知
中讯:摘要:当精英化名人路线遥不可及时,小众化社交平台无疑给了普通
人最大的动机,愿意参与到网红制造的浪潮中。
这里用 “时间”而没用 “时代”,是因为 “时间”是一个周期并不太长的阶
段,而 “时代”会显得过于漫长。
因为新生代网红的迅速蹿红就发生在这两年,并且网红出现的频率也达到前
所未有的高。大家想一想,前些年,当芙蓉姐姐、凤姐、奶茶妹妹等这些网红
火起来时,虽然也是很快,但他们 “红”的周期,或者说,被人 “谈论”的时
间比较长。而今天,在我们还未记住前一个 “网红”的名字时,下一个 “网
红”又迅速崛起,他们出现在各种领域。
“ ”
是什么让 网红 产生的周期缩短、频率加快?
1、土壤:社交媒体环境迭代加快
自2009年新浪微博的出现,国内才真正拉开大众社交媒体时代的序幕。
2009-2012年间微博仍然是主流的社交媒体。但2011年初微信的出现,让社交
媒体环境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微信开创了移动端社交圈子的新阶段,到
2013年微信用户迅速达到6亿多。自此,国内两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地位最终确
定下来,微博走新闻路线,微信走社交路线。但从2014年开始,垂直领域的社
交产品开始发力,出现了许多小众化的社交产品,比如唱吧、秒拍、美拍、B
站等等。而垂直社交产品的方向也更加细分,有兴趣社交产品、短视频社区产
品、二次元社交产品、弹幕社交产品等。越来越多的创业人士想进入垂直社交
产品领域。也就在2015年, “网红”也进入爆发期。
虽然,垂直社交产品正在兴起,但国内用户对社交应用的使用深度还不够。
随着电商、游戏、视频,甚至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领域也都纷纷引入社交元
素,它们不断带动用户规模和提升用户粘性,国内垂直社交产品应用即将迎来
爆发期,也会有较大空间。
虽然像微博、微信这样的大众社交媒体仍会一统天下,但社交媒体正在从
“大众社交媒体”或者说 “综合性社交媒体”进入 “小众化社交产品”时期。
用户群也正从 “普通大众”向年轻人群体倾斜。这些丰富的垂直社交产品大多
基于人的不同兴趣、爱好、需求而设计,这意味着,未来人们的线上圈子生活
会更加细分化。我们不只是赖在微信上刷朋友圈,我们可以去逛唱吧,我们可
以去美拍里玩,我们可以秒拍,我们可以去B站使劲儿吐槽…….
这可能是关于网红最严肃的讨论:大家为什么捧TA 红?
2、发酵:当社交媒介环境越来越朝需求、兴趣、爱好、个人追求等方向细分
和延伸,小众化圈层出现
(1)在这些小众化的垂直社交产品里,个人的兴趣、需求会更大化被满足;
(2)去中心化明显,人人平等的产品设计,让个人找到成就感和存在感。不像
微博那样,即便你在高大上的圈子里,但你可能觉得永远不属于这里,或者你
觉得没有话语权。
(3)在小圈子里,个人成名或 “被突出”的权利被更大化尊重。你会给唱吧圈
子里的朋友或者美拍社区里的人点赞,但你更加确信, “我的作品也不差”;
“既然都是普通人,我们之间没有太大差别”。除去幕后运作公司的因素,再
除去个人创作手法、创意等因素,正常而言,其实每个人被突出显示的概率都
是差不多的。这会激发人们不停地在这个圈子平台上生产新作品。
因此,社交产品通过功能的设计对个人行为进行激励,会促使普通人分享信
息的欲望,更确切地说,是分享自己的作品、观点和看法的欲望。当精英化名
人路线遥不可及时,小众化社交平台无疑给了他们最大的动机,也让他们十分
愿意参与进来。因为这种努力参与是有方向感的,并且有确定感,也有把握,
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因此,那些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人(papi酱反常规的有趣,艾里克克也是
反常规式的搞笑和幽默),或者那些不甘平庸的又自认为比别人优秀的人,或者
那些不得志的普通人,他们更具努力的动机。
而垂直化社交平台就给普通用户提供了空间和环境。同样也给那些 “制造网
红”的公司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也给他们提供了一条低成本培养 “明星”的渠
道,于是,生产 “网红”、推动 “网红”成为热点、 “网红”后期推出IP衍生
产品、甚至盈利等一系列链条式 “网红经济”便形成了。如果观察最近唱吧的
动作:湖南卫视洪涛的加入,其实就能看到,它这条路子已经出具形状了。
但是我们并不确定,究竟有多少 “网红”是真的 “普通人”意外蹿红,还是
被 “包装”和策划。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垂直社交产品的确给普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