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第二节 第二课时 阿伏加德罗定律
其他推论(不常用,可推): 推论4,在同温同压同体积时其质量m、式量M、密度d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 推论5,在同温同压同质量时其体积V与式量M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推论6,同温同压同质量下,两气体的密度与其物质的量成反比_________________ 推论7,同温同体积同质量下,两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_______________ 【例3】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5Q=4X+nY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n值是 (X、Y均为气体)( ) A. 2 B. 3 C. 4 D. 5 3.1 mol Cl2和36.5g HCl气体相比较,两者的体积关系是(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 6.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A的氢化物AH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以完全分解成两种气态单质,此时压强增加了75%。则A单质的一个分子中有 个A原子,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9.(2000年全国理综试题)在25℃,101 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 ,V(H2)= 。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 V(H2) = 。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 。 * * * 第二课时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1.理解并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 2.熟练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解答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湖南省邵东一中200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 中学化学资料网 网址:/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仅适于气体)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克拉珀珑方程: PV = nRT 四同即:“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 推论:利用克拉珀珑方程得出(以下推论最常用)。 推论1,体积之比:同温、同压: V1 V2 = n1 n2 = N1 N2 推论2, 压强之比,恒温恒容: P1 P2 = n1 n2 = N1 N2 推论3, 密度之比,恒温恒压: ρ1 ρ2 = M1 M2 m1:m2=M1:M2=d1:d2=D V1:V2=M2:M1 ρ1:ρ2=M2:M1 P1:P2=M2:M1 例题与习题 例1.在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时重116g,充满CO2时 重122g,充满气体A时重114g,则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60 B.44 C.32 D.28 D 习题1.(200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直用阿伏加德罗定律 AB 例2.(1998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设阿佛加德罗常数的符 号为NA,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 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L)应 是( ) A.22.4bn/mNA B.22.4bm/nNA C.22.4nNA/mb D.bnNA/22.4m A 推论1及NA,气体摩尔体积 例3.(200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等物质的量的N2、O2、 CO2混合气体通过Na2O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 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2、O2、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3∶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章第二节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ppt
- 第一编 第二部分 第三章 第一节 中考解析.ppt
- 第一编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八节 文言文简答题(标准用语).ppt
- 第一编 第三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考纲分析与命题趋势.ppt
- 第一编 第二部分 第三章 第二节 文言文对比练习.ppt
- 第一编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七节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翻译.ppt
- 第一编 第三部分 第一章 第二节 考点分布与备考策略.ppt
- 第一编 第三部分 第三章 第一节 知识储备和技巧大全.ppt
- 第一编 第三部分 第三章 第二节 深圳中考议论文阅读回顾.ppt
- 第一编 第三部分 第三章 第三节 最新中考议论文阅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