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颢 程颐 朱熹 王阳明 陆九渊 《三教图》(明·丁云鹏) 图中的三教是: _______ 、____、____ 儒 佛 道 二、程朱理学 1.代表:程颢、程颐(北宋)朱熹(南宋) 2.主张:a.世界的本源是理。 (封建道德规范等级秩序) b.格物致知。(接触事物加深认识) c.存天理,灭人欲。 3.影响 a.南宋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代作为科考 内容。 c.流传到朝鲜、越南、日本。 d.明初确定理学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 一、背景 1.魏晋南北朝 ,社会动荡不安,儒 学受佛教、道教冲击。 2.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相互吸收相互渗透。 3.宋代重振儒学。 三、陆王心学 1.背景 a.对程朱理学探究真理的繁琐方式不满。 b.明中期,程朱理学成为求取功名的“敲 门砖”,学术弊端导致道德沦丧。 2 .代表:陆九渊(南宋) 王守仁(王阳明)(明朝) 3.主张: a.陆九渊:心即理也 探求真理的途径:发明本心 (进行内心的反省) b.王守仁: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 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三、宋明理学 1.内容:是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吸收 佛道思想的儒家哲学。 2.主要流派 a.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 b.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 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制、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2.积极:注重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 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 命,凸显人性庄严,对塑造中华 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1.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答案: 选A 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是唯物主义的命题。“天地为万物之本”“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均是强调万物之本是天地—— 即客观存在的物质。B、C、D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 2.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守仁 答案: 选B 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扼杀人的自 然欲求。 3.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 选B 程朱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而把握理的办法是“格物致知”,即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最终明理,由此可见A、C、D是程朱理学的观点。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只需进行内心的反省,因而心学被程朱理学批评为做学问“太简”。 4.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选D 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性,故判断为王阳明。 5.景德禅师语录。僧问:如何解脱?石头希迁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诟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石头希迁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部编版.doc VIP
- 安全生产投入台账[借鉴].pdf VIP
- 摄影PPT课件拍摄角度.pptx VIP
- 第三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GB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20年版).docx VIP
- Reading explorer-F级教学精品课件U2B.pptx VIP
- 2024年秋福建省泉州市初中化学学科会讲座《化学教学团队的合作和成长》.pptx VIP
- 教职工思想动态排查表.docx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48).docx
- 2020年会计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