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反腐和运动反腐 党主要采用革命战争年代(28年)形成的思想教育防腐、群众运动反腐治腐的办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30年中,党相继领导了“三波”“运动战”来反对和治理腐败现象。“第一波”“运动战”以“三反”、“五反”运动为主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到1955年)。第二波、第三波”“运动战”,进行了四次整党整风运动和三次专项反腐败斗争(1956年至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30时间,中共反腐多靠三把“利斧”:开展整风改造官员思想和工作作风,发动民众检举批斗贪腐干部,重刑严惩腐败分子。这些透着浓厚人治色彩的举措确在遏制官员腐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泽东时代,基本上采取的是这样一系列运动式的方式来反腐败。而当毛泽东发现一系列的措施都难以奏效时,他选择了一种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群众彻底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阴暗面的政治运动形式,后来的发展方向违背了他的初衷,其教训是深刻的。比如造成单位内部人际关系极为紧张,法制遭受破坏,乃至践踏了一些干部的基本人权。实践证明,用政治运动和群众斗争的方式反对腐败,不是一条正确而有效的路径。 权力反腐与制度反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逐渐走上了正常轨道。邓小平在竭力倡导改革开放的同时,也从宏观上明确了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制度反腐的提出,把反腐战略的着眼点从人治移向了法治,而且“制度”这一概念意味着,国家反腐战略绝不仅仅是倚赖一把或几把“利斧”,而是要形成相互支持、成龙配套的规则集或制度集,最终用各种机制、法制、管理制度,缜密编织一张让人不能、不敢、不想、也不必腐败的“反腐天网”。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陈云为第一书记,。面对十几年造成的混乱局面,纪检机关的首要任务是对大量的冤、假、错案和错划的右派进行复审改正,重建党规党法。1987年,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这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基本方针的最初表述。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确立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惩治与预防腐败的关系更加明确。以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党和政府真正进入了制度反腐的阶段。预防、惩治、监督、激励、教育等诸多反腐环节相辅相连,从中共多年反腐实践中可以看出,围绕上述反腐节点展开的制度建设在层层推进。 体系反腐 从十六大提出十六字方针开始,再到《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以教育为基础,以制度为关键,以监督为保障’;然后就是十七大提出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看出我们党已经找到了一条制度反腐新路。2008年5月13日,中央颁发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标志着我们党反腐败战略思路进一步完善并付诸实践。2010年12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份关于反腐倡廉的白皮书《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发布。白皮书从反腐败和廉政建设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反腐败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白皮书阐释了 “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体系”。 王益、黄瑶、许宗衡、张春江、刘志军……2010年,全国纪检机关立案139621件,146517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5373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转2010年底增加2770成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转2010年底提交了1.9个百分点。” 2011年上半年以来,诞生不足两年的门户网站微博在越来越清晰地扮演着舆论监督的角色。年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增长率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4.0%。 “2011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平均上网时长继续增加,周平均上网时长达到18.7个小时,较2010年底增加0.4个小时。” 2011年上半年以来,诞生不足两年的门户网站微博在越来越清晰地扮演着舆论监督的角色。微博监督的流程一般是:先有网友发微博披露某个事实(或某个网友微博遭质疑),然后众网友跟进评论和转发,相关网衍生品(如漫画、恶搞、歌曲)开始出现,接着在网络开传统媒体上出现深度评论和调查,并同时伴随着微博上不间断的“爆料”,一场微博事件就此达到舆论监督的高潮。尽管发端于微博的质疑声可能有些是误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