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爬动物教学研习会’教学单元.DOCVIP

‘两栖爬动物教学研习会’教学单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栖爬动物教学研习会’教学单元

教案設計 單元名稱 小兵立大功 單元目標 認識真菌的種類、特徵 了解真菌在自然界的角色 體驗真菌的多樣性 單元重點 一般常見的真菌包括黴菌、菇類等。 真菌由菌絲構成,沒有葉綠素,藉孢子傳播繁殖後代。 真菌獲得養分的方式包括寄生、腐生、共生,是大自然的分解者。 教學對象 國中一年級學生 教學時間 90分鐘(黴菌觀察實作二選一) 設計者 台中縣豐南國中 游瑰玲老師 教具 實物、單槍投影機、電腦、顯微鏡 參考資料 教育部終身學習光碟系列 2003真菌一族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也珍 周文能 1995有趣的真菌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吳聲華 王也珍 周文能 1996台灣高等真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學內容 活動名稱 活動過程 教學時間 教學資源 指導要點及注意事項 發黴了!--暖身活動 展示圖片,詢問學生看過之後的感覺。喜歡嗎?那是什麼?它們為什麼會在那裡生長? 5’ 老師在上課前,以數位相機拍攝一些黴菌的『菌落』照片:橘皮上、麵包、米飯、浴室磁磚上、垃圾桶中、衣物上、….. 學生自由回答,老師不作評斷。 你可以再靠近一點--認識真菌 圖片中的生物,是真菌家族的成員,請找出它們共同的特徵。 5’ 在光碟中選取放射毛黴、麵包黴、青黴菌、麴菌的『顯微』圖片,作成投影片或圖卡。 可見的特徵為菌絲構成、沒有葉綠素、以孢子繁殖後代、…..等。 民以食為天,真菌如何獲得養分? 請學生比較真菌和動物、原生生物(變形蟲)的攝食方式有何不同。 10’ 光碟資料:腐生、寄生、共生(動畫)。 真菌是將消化酵素釋放到體外,分解鄰近的食物成較小的水溶性分子,再吸收進入菌絲內消化利用。 真菌獲取養分的過程,將有機物質轉化為無機物質,有助於自然界物質的循環,是生態系中重要的分解者。 提示學生留意真菌與其它生物的互動關係。並可讓學生體認到真菌的多樣性。 真菌如何繁殖與傳播 展示各種菇類的圖片,並和黴菌比較,它們的型態有何不同? 展示、說明洋菇的孢子印。 再展示各種黴菌的孢子囊。 10’ 在光碟中選取香菇、洋菇、金針菇、草菇、鮑魚菇、竹蓀的圖片,作成投影片或圖卡。 在光碟中選取洋菇孢子印的圖片或課前先製備實品。 菇類有子實體,包括蕈傘、蕈柄等,都是由菌絲所構成。藉此一活動,讓學生認識除了黴菌之外,另一類的真菌—菇類。 真菌以孢子繁殖後代。孢子質輕量多,是傳播的好工具。 圖片中的生物,那些是真菌家族的成員? 5’ 在光碟中選取酵母菌、鳥巢菌、冬蟲夏草、茯苓、木耳、地衣的圖片,作成投影片或圖卡。另取一些非真菌的生物圖片,加以比對,如黏菌、細菌、水晶蘭、……。 讓學生體驗真菌種類的多樣性。同時可再次強調真菌的特徵、獨特性及介紹人類對它的利用。 『黴菌的觀察』實作活動說明 5’ 配合學習單說明作法及記錄方式。 無所不在--黴菌的觀察(一) 學生以任何材料為基質,觀察黴菌發生的過程,詳細記錄所有的變化,並比較不同材質上發生的黴菌有何不同。 1週 學習單 提醒學生仔細觀察,詳細記錄。 各組相互觀摩彼此的成果。 在顯微鏡下觀察培養的黴菌 各組發表觀察結果。 45’ 學習單 覺察到黴菌無所不在及其多樣性。 長出的菌落也可能有細菌,老師可補充真菌和細菌的不同處,如核膜、細胞壁成份等。 麵包不見了--黴菌的觀察(二) 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控制環境因素,讓3*3cm的土司在最短的時間內被分解。 2週 學習單 提醒學生仔細觀察,詳細記錄。 各組相互觀摩彼此的成果。 以競賽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顯微鏡下觀察培養的黴菌。 各組發表實驗結果。 45’ 學習單 了解黴菌生長的較佳條件。 體認真菌為分解者角色的重要性。 土司上長出的菌落也可能有細菌,老師可補充真菌和細菌的不同處,如核膜、細胞壁成份等。 無所不在--黴菌的觀察(一) 任務:選擇一種材料為基質,觀察在這個材料上黴菌發生的過程,詳細記錄所有的變化,並比較不同材質上發生的黴菌有何不同。 我們的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處理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日誌(每日記錄): 觀察日期 觀察結果(繪圖+文字說明) 在顯微鏡下,觀察材料上面新長出的附著物,我們看到的景象是: _____X_____ ◎本組培養出的黴菌和其他的組別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