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菌微生物手册3-1(NXPowerLite)
第三部分 工程卫生检测
一、目的:
涉及食品接触表面等的卫生状况,建立生产环境卫生状况的评价体系,为生产单位提供环境卫生控制有效性的证据,指导生产单位加强薄弱环节的卫生控制。
第一章 空气清洁度评价(沉降菌)
1.目的:
在食品生产环境中,必须保持洁净的空气,才能防止和减少来自空气的污染,对食品生产的环境进行空气的微生物学监测,是评价食品生产环境卫生、加强管理,保证食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2.仪器试药:
2.1仪器
2.1.1培养皿。(Φ90mm×15mm)
2.1.2保温箱(36±1℃)。
2.1.3高压消毒锅
2.2试药:
2.2.1营养琼脂培养基或其它药典认可的培养基。
3.培养基的准备
3.1将已杀菌的培养基加热溶化,冷却至45℃时,在无菌操作环境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
3.2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若培养基平皿上确实无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
3.3经过3.2确认后准备好的培养基平皿需要在2℃---8℃的环境中存放。
4.测试方法:
4.1采样方法:
●
●
●
●
●
4.1.1将已经制备好的培养皿按照下图要求进行放置,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在空气中30min(清洁要求低于10万级水平,空气沉降菌检测只需要暴露5min),再将培养皿盖盖上后倒置保存。
4.1.2工作区采样点的位置应离开地面0.8m---1.5m,离开墙面1m以上。
4.1.3对于清洁区,如要求达到万级、10万级以上,则测试应该在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后开始。
4.1.4沉降法最少采样点数目:
饮料充填和调配区取样点均为5个;食品内包装区采用每条线1个培养皿进行取样。
4.1.5培养皿不可放置在最清洁或最肮脏的地方或是出风口或粉尘多之处。
4.2图片实例::
1.将¢9cm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 2.放置30分钟(具体时间视标准执行)
3.培养皿放置定位线 4.测霉菌酵母菌所用的虎红培养基
4.3培养:
4.3.1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基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采用36±1℃培养48h以上。
4.3.2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培养皿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4.3.3菌落计数:
使用菌落计数器观察计数,然后使用5—10倍放大镜检查,不得遗漏。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4.4记录:测试报告的编写采用《沉降菌测试报表》
4.5菌落计算:
4.5.1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4.5.2平均菌落数的计算:
M=
M1+M2+M3+…Mn
n
式中:M:平均菌落数
M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1:2号培养皿菌落数
Mn:n号培养皿菌落数
N:培养皿总数。
5.注意事项:
5.1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准确性。
5.2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5.3 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需要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5.4采样前需要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果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等应剔除不用。
6.空气清洁度评价:
参考《微生物工程检查》
7.参考资料: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GB/T 16294-1996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18204.1-2000
8.相关记录表单:
沉降菌测试报告
取样日期: 报告日期:
培养温度: 采样人员:
平皿
区域123456平均标准判定备注部主管: 课主管: 组长: 检验员:
会受检单位:
第二章 手部清洁度评价(手部微生物检测)
1.检测范围:
1)食品生产部、TP生产部、PET生产部清洁区。
2)食堂料理人员。
2.检测频率:
1)生产部清洁区、准清洁区作业人员:1次/月(由品保人员每月不定期检测)
2)食堂料理人员:1次/月。
3.采样方法:将生理盐水以10毫升分装入试管中连同包好的棉签用高压灭菌器灭菌备用。被检人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生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春期末生物试卷8.doc
- 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doc
-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练习.doc
- 联合谱图解析.ppt
- 第2章数据通讯基础(新).ppt
- 小论文予想问题.doc
- windowsphone开发:类库和案例.doc
- 太原破碎机使用说明.doc
- 四川理工市场营销.doc
- 八年级数学期末模拟复习2.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