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代建筑装饰风格
历代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一) Decorative Design Styles of Architecture In History 参考书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2董鉴泓《中国城市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小品》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4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台北天南书局 1998 5李 诫《营造法式》宋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 6潘谷西《营造法式解读》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7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 东方出版中心 1996 第一章 建筑装饰风格概论(INTRODUCTION) 第二章 中国建筑装饰特点 第一节 屋顶 第二节 墙壁 第三节 台 基 第四节 柱 第五节 铺地 第六节 彩画 Your Topic Goes Here Your Subtopics Go Here Transitional Page elements 沥粉贴金 在建筑的彩画中,为了提高彩画的华丽程度和等级,常常要在彩画的某些重点部位贴以金箔。而为了突出金箔的金色的效果,需要先在准备贴饰金箔的部位用沥粉打底,然后再用相应的粘合剂将金箔贴在上面,这种做法就叫“沥粉贴金”。 一整二破 旋子彩画的藻头部分绘的是旋子图案。而“一整二破”就是藻头部分绘有一个整圆旋子和两个半圆旋子。“一整二破”是旋子彩画中较为基本的旋子构图形式。 一整二破加一路 “一整二破加一路”是旋子彩画的构图形式之一。在旋子彩画中,有时候藻头部分过长,在绘画了一个整圆旋子和两个半圆旋子纹样后,整圆旋子和半圆旋子之间还有空隙,这时要在其间加绘成串的花办以连接旋子,这样的一串花办称为“一路”,而这样的藻头构图形式就称为“一整二破加—路”。 一整二破加二路 在旋子彩画中,如果在一整二破基础上加“一路”,其藻头部分还有空档的话,则加两路花办,这样的形式称为“一整二破加二路”。如果藻头部分还长,那么路数可以递增,名称可以类推。 喜相逢 旋子彩画中的旋子构图形式,除了“一整二破”、“一整二破一路”、“一整二破二路”等之外,还有两个“一整二破”相连的构图形式,被称为“喜相逢”。 苏式彩画 在清式彩画的三大类别中,苏式彩画比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的等级要低,使用苏式彩画的建筑其等级也相对较低。 “苏式彩画”俗称“苏州片”,因源于苏州而得名。一般来说,苏式彩画多用在园林中,这包括私家园林,也包括皇家园林,园林中的亭、台、廊、阁、水榭等,其梁、枋土常常绘画各式各样的苏式彩画,增加了园林之美和园林的艺术性、欣赏性。除了园林建筑之外,一些民居建筑中也经常使用到苏式彩画。在一座建筑中,苏式彩画主要布置在两个位置:一是外檐的额枋处,一是内檐的梁架上。 北方苏式彩画 北方苏式彩画,除了运用在四合院垂花门,以及私家园林的亭、台、楼、榭之类建筑梁、枋等处之外,也被较多地使用在皇家一些次要建筑和园林小建筑中。苏式彩画由南方的苏州传至北方,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进入宫廷成为官式彩画中的一类之后,彩画从构图到细部纹饰等方面已经完全的北方化、官式化,与苏州彩画的韵味有了较大的差别。 南方苏式彩画 南方苏式彩画,从图案的布局、构图,以及颜色的设计运用、工艺手法等方面来看,地区性的特点非常显著。从整个艺术风格上来看,南方苏式彩画比北方苏式彩画更富有韵味,从题材与绘画内容来看,南方苏式彩画也更适合南方的地域特色与精神、气韵。 南方苏式彩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位置。南方的气候总体来说,较为潮湿多雨,所以在建筑的外檐额枋处一般不绘制彩画,彩画多绘于建筑的内檐梁架处,外檐大多采用木雕、砖雕等作为装饰,因为雕刻相对于彩画来说,其被腐蚀性要小得多 金琢墨苏画 “金琢墨苏画”是苏式彩画中最为华贵富丽的一种,工艺考究。其主要特点就是用“金”多,有的甚至是满用金箔衬地(称“窝金地”)。 其次是退晕层次多,一般都在七至九道,多得能达到十三道。运用在具体建筑中时,每一间的烟云构图软硬交错,以产生不一样的韵律与视觉效果,使彩画看起来更为丰富多变。 包袱内的绘画内容,也极其精致。无论是包袱内还是包袱外,其中的主要图案多在退晕花纹的外轮廓加沥粉贴金的边线,使画面在精彩、优美中透着华丽与辉煌。 “金线墨苏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苏式彩画,由其名即可看出此类苏画中金线运用较多,画中的主要线路,如箍头线、包袱轮廓线、聚锦线等,全部沥粉贴金。箍头和卡子也多为沥粉贴金。 金线苏画的箍头多为“活箍头”,即箍头做连珠纹或万字纹,而箍头以青绿颜色退晕的,则为“死箍头”。此外,金线苏画的烟云退晕为五到七层,轮廓线以内不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