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知识拓展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素材 湘教版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青海湖地处青海省东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古称“西海”,又称“仙海”、“鲜水海”、“卑禾羌海”。北魏以后,始称青海。藏语称“库库诺尔”,意皆为蓝色或青色的湖。青海湖之名始于近代,1949年后才普遍称青海湖。
青海湖像一面银光闪闪的大镜子,高悬在海拔3179米的山上,周围有大通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三山环抱,布哈河自西北注入湖中。
青海湖水天一色,波光潋滟,流云雁影倒映湖中,风光十分迷人。汉族人民给它取名为“青海湖”,即说明了湖水的颜色,又反映了湖区之大。蒙古族人民管它叫“库库诺尔”,藏族人民称它为“错温布”,都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省也由此湖得名。
青海湖中有个大名鼎鼎的鸟岛。这里水草丰美,生态环境保持较好,吸引了大批候鸟来此栖息。这些鸟不远万里,从印度次大陆、马来半岛出发,分别越过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及横断山脉,来到这里生儿育女。这里已被划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离鸟岛不远处还有一个蛋岛。蛋岛的面积更小,只有110平方米,上面分散地摊放着一个个的鸟蛋。
又咸又苦、冰期又长的青海湖,是西北地区的水产基地。这里出产的一种湟鱼,遍体无鳞,又称青海湖裸鲤。它肉质细嫩,最大的可长到10多千克。
青海湖的水源不足,蒸发量又大,湖泊的水位已比原来下降了100多米,面积小了1/3以上,而且还在不断缩小中。
【青海湖的形成】
青海湖是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属于外流淡水湖,与黄河水系相通,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裂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日月山强裂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干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1955~1988年湖水水位每年平均下降约10厘米。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含盐量1.24%。
【青海湖的气候】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1)光照: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年辐射总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2)气温: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和-33.4℃。
(3)水分: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4)大风和沙暴:湖区大风、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每年2~4月,午后至傍晚多出现大风,且盛行西北风。以刚察为例。大风(≥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平均5.9~9.3天之间,最多3月份达19天之多。沙暴历年平均为14天。重点保护区布哈河口——鸟岛区多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由于湖区海拔高,湖西风多,高空气影响极大,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在风力作用下,一般波浪为2~3级,最大为7~8级,全年波浪6级以上的日数为40天左右。
(5)水温:青海湖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春季解冻后,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仁爱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1.2 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配套讲稿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2.1 我国的地势特点配套讲稿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中华民族大家庭配套讲稿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2.2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配套讲稿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3.2 中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配套讲稿 新人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知识拓展 中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素材 湘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知识拓展 我国自然资源概况素材 湘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探究活动 我与水资源素材 湘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知识拓展 21世纪中国水资源问题素材 湘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知识拓展 黄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素材 湘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知识拓展 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洪涝素材 湘教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中图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世界气候类型》(中图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中图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口和人种》(中图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海陆分布》(中图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气候与人类活动》(中图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中图版).doc
- (河南)河南省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语言和宗教》(中图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