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斐波纳契比例_黄金分割_.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巧用斐波纳契比例_黄金分割_

巧用斐波纳契比例:进行完美构图 你是否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如果你是一名摄影师,那么最好回答是。对任何摄影师来 说,理解了三分法则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突然之间,你意识到以前拍的照片中,都把主 体放在了画面正中,因为对焦点在那里。很有道理吧?三分法则使你在摄影之路上到达一个 新的高度,把主体放在画面上下或左右三分之一处。但是如果所有照片都只有这一种构图, 不也非常乏味吗?诚然这种技巧有一定作用,不过再来学习另外一种同样有效的技巧怎么 样? 斐波纳契比例也被称作 Phi 或黄金分割,这个规律由莱昂纳多·斐波纳契在公元 1200 年左右发现。他注意到自然界中大量出现了这个比例,以此为基础的自然结构设计即实用又 美观。从此就有了黄金分割这个昵称。 自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家和建筑师们就在作品中大量应用 1:1.618 这个比例。在巴 台农神庙、《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著名艺术作品中都能发现这一比例,而且直到 今天依然在使用。黄金分割已经被苹果公司用于其产品设计中,Twitter 在页面设计中也采 用了这个数字,世界各个主要公司在 Logo 设计中也都有采用。摄影圈内并对此没有过多讨 论过,因为这是一个有些高阶的构图方法,而很多人都弄不明白它。如果只说三分法则就简 单多了,如此直接、精确,而且容易上手。 斐波纳契比例并不是复杂的数学概念。这是一个实用的构图方式,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和建 筑师,以及世界 500 强公司都在用。对摄影来说,这个比例创造出的构图,符合人类潜意识 里的审美观。把斐波纳契比例的 4 个点画出直线,你会发现得到了一个类似三分法则的网格 线。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并不是准确的三分线。现在画面的比例不是 1:1:1,而是 1:0.618:1。下面是一些例图 上图中,我将马的略占主要位置的左眼放在网格线交点上。试想看,如果我这里用的是 三分法则网格线,则马头会挤在画面左边。这张照片中,马头不在画面中央,也没挤在任何 一边。这就是恰好的位置,你同意吗?看看另一个例子: 这张照片有些不同。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就会发现这里没有用网格线。这 张照片中,我把模特的头放在螺旋线上,而让他的左眼位于节点上。好,我们继续: 这个例子中,我多次使用了斐波纳契网格线。我把大门放在两条垂直线之间,上侧刚好 在一条水平线上。这样给天花板留出了恰到好处的空间,将观众的视线引导至大门。下面还 有一些例子,看看你能否想象出网格线,并考虑为什么要这样构图 这个例子中,我多次使用了斐波纳契网格线。我把大门放在两条垂直线之间,上侧刚好在 一条水平线上。这样给天花板留出了恰到好处的空间,将观众的视线引导至大门。下面还有 一些例子,看看你能否想象出网格线,并考虑为什么要这样构图。 总结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以一些启示。斐波纳契比例是构图的有力工具,它不该被当作三分 法则的近亲而被忽视。尽管它们的网格线看起来有些类似,使用 Phi 有时能让感觉不对的照 片变得完全不同。我当然不是说三分法则在摄影中一无是处,但是 Phi 则更加高级,而且经 历了历史的检验和证明。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