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高中总复习专题导练化学江苏专版课件:专题1物质的分类和常量计算
* * 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中的化学用语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主要集中在物质的分类、转化,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电子式等方面。我们在学习时要抓住重要考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 3.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等。 2.胶体和溶液的简单鉴别和胶体的重要应用。 1.物质的分类标准和相互转化关系。 命题规律 重要考点 1.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树状分类 【重要考点1】 物质的分类和分散系 物质 纯净物 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包括稀有气体) 有机化合物:烃、烃的衍生物等 氧化物 酸 碱 盐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 混合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过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化合物 (2)交叉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对BaSO4、BaCO3、MgSO4、MgCO3进行分类,就可从物质类型入手,分为钡盐、镁盐、硫酸盐和碳酸盐等。 不能 能 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能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较稳定 稳定,静置无沉淀 稳定性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均匀、透明 外观特征 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离子或小分子 分散质微粒成分 1 nm~100 nm 1 nm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胶体 溶液 分散系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1)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2) 泥水、牛奶 Fe(OH)3胶体、果冻、豆浆 食盐水、蔗糖溶液 实例 悬浊液、乳浊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分类 否 有 否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100 nm 1 nm~100 nm 1 nm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浊液 胶体 溶液 分散系 【典型例题1】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三组物质分别为: (1)O2、Cl2、S、NO2; (2)Fe、Hg、Al、Si; (3)CO、CO2、SO2、P2O5。 第(3)组 第(2)组 第(1)组 挑选依据 被选出的物质 组别 解析:本题中,第(1)组物质可根据物质在通常状态下的聚集状态分类,第(2)组物质可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成金属和非金属两种类型,第(3)组物质均为非金属氧化物,可根据它们在通常状态下的聚集状态分类。 均为非金属氧化物,但P2O5为固体,其余的通常情况下为气体 P2O5 第(3)组 只有Si是非金属单质,其余是金属单质 Si 第(2)组 通常情况下,S是固体,其余均为气体 S 第(1)组 挑选依据 被选出的物质 组别 答案: 再思考: 对于第(1)组,原答案是从聚集状态分类的,如果从颜色来看,O2是无色的,S是淡黄色的固体,Cl2是黄绿色气体,NO2是红棕色气体,所以可以将Cl2、S、NO2归为有颜色的物质,则被选出的物质可以是O2; 对于第(2)组,原答案是从物质的性质来分类的,如果从聚集状态来看,Hg是液体,其他都是固体,可以将Hg选出; 对于第(3)组,原答案是从物质的状态来分类的,如果从氧化物的分类可以看出,CO2、SO2、P2O5都是成盐的氧化物,或者都是酸性氧化物,而CO是不成盐的氧化物,所以可以将CO选出。 正如物理上讲参照物一样,参照物不同,最终答案是有差异的。探究此题,不是为了深究答案究竟有几种,而是根据此题,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的分类的前提是弄清分类的角度,看题中要求我们从什么角度去分类,有了方向,有参照物,分类就很简单了。 【变式1】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并按某种共性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有简明易记的效果。例如,根据碳素钢的含碳量,将其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利用数轴的分类法可将其表示为: 根据这一分类法请回答: (1)将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粗略地表示在如下数轴上: (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KCl、Na2SO3、Na2CO3、NaCl、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 方案Ⅰ: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Ⅱ: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①根据方案Ⅰ进行分类时,经实验测得KCl、NaCl溶液的pH等于7;H2SO4的pH小于7;Na2SO3、Na2CO3、NaOH溶液的pH大于7。由此有的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Na2SO3、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为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方案Ⅱ中,三种钠盐用其他化合物中的 可加以区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10单元第39讲_分子的空间结构与物质的性质.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8单元第31讲_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8单元第29讲_醇与酚.ppt
-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鲁科版必修2物理第一章《功和功率》教学课件共17张PPT共17张PPT.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9单元第35讲_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9单元第34讲_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与基本操作.ppt
-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铝及其重要化合物》.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8单元第28讲_卤代烃和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ppt
-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五章第2节.ppt
- 2018届高三复习化学课件苏教版第8单元第26讲_化石燃料与重要的烃.ppt
- 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人工智能教学实践对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移动应用手势交互的视觉设计原则与用户体验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消毒监测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 智能家居节能技术在智能养老院的应用与效果评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防潮施工中的防水材料环保性能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班级图书角资源整合与阅读兴趣激发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教育资源在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下初中物理实验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实践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保险科技在财产险理赔流程中的风险控制与欺诈防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