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7-2018年九年级历史复习讲学稿:八上第五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单元复习.docVIP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7-2018年九年级历史复习讲学稿:八上第五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单元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7-2018年九年级历史复习讲学稿:八上第五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单元复习.doc

河源中英文学校两段五环长课讲学稿(九年级历史) 执笔 张文敏 审核 教研组长 授课日期 第5周 班级 姓名 课题:八年级第五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单元复习 考纲要求:1、重庆谈判的有关史实;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2、张謇“实业救国”的基本史实;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3、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魏源、严复等人的重要思想;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 学习内容 摘 记 一.仔细阅读《赢在中考》P38的考点5以及P41-43,尝试独立完成下列习题: 1、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是哪次重大事件? 2、1947年6月底,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是哪次重大事件? 3、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了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指的是哪三次战役? 4、 重大事件 标志性意义(或作用) 五四运动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七七事变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5、面对民族危机,张謇的救国方案是什么? 6、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由谁主持修建的什么铁路? 7、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魏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体现在哪本书里? 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精讲质疑) 研讨内容 摘 记 【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同学的结论与你的有什么不同。把你的修改意见在讲学稿上直接写或标注出来 【内容二】按照组长的分工,每位同学选择一个内容向全组同学进行交流。如有不同意见,请直接提出或质疑。 【内容三】请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合作,将自主学习的内容在白板上展示出来。 模块三:巩固内化 学习内容 摘 记 任务一:把《赢在中考》P37考点5,P41-43记忆并背诵下来。 任务二:尝试下列练习题 1.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幅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这幅画揭穿了 A.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B.法西斯集团吞并中国的企图 C.蒋介石对日本的姑息纵容 D.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危险 2. 19世纪末,张謇提出并积极倡导“实业救国”,结果却行不通。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3.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通过科举考试晋升职务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 4.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7年 5.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场面,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洽谈生意 B.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思潮 D.商人家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6.改错辨析题(题中只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内容并加以改正) 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大决战。 错误: 改正: 随堂训练:《赢在中考》P40、P43-4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