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二历史材料与解析5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人教版选修6.docVIP

2012届高二历史材料与解析51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人教版选修6.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 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 1.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开始修筑 〔材料一〕叶县南有长城,号曰方城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索隐》引《地理志》 〔材料二〕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夏,楚王使屈完将兵齐,齐师退次召陵。桓公矜屈完以其众。屈完曰:“君以道则可;若不,则楚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乃与屈完盟而去。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材料三〕故长城在邓州②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③,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楚襄王控霸南土,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适华夏,号为方城。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 【解读】《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上迄古史传说,下至汉武帝天汉年间,共一百三十篇。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部优秀史学与文学著作,也是一部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对研究先秦与汉代长城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上述资料均是司马迁对楚方城的记载。方城是我国最早见于史书的长城。资料表明:1.春秋战国时期,长城开始出现。2.楚国方城是为了“控霸南土,争强中国”而修,这说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是长城出现的重要背景之一。3.方城是楚国重要防御工程,从楚将屈完答复齐桓公“楚方城为城……君安能进乎?”的情况看,方城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而齐桓公“乃与屈完盟而去”,恰恰说明方城在争霸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注释】①方城:公元前7世纪,楚国在今河南境内修筑的数百里长城。它是我国最早见于史书的长城。方城也是山名,在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西连伏牛山脉,楚国所筑长城经此山东麓,故名方城。楚长城正是利用方城山山岭高地再连接河流堤防而构成的。②邓州:今河南邓州市东北。③翼望山:位于湍河上游。 2.为抵御北方游牧族修筑的北长城 〔材料一〕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材料二〕赵武灵王变俗胡服②,习骑射,北破林胡③,楼烦④。筑长城,自代⑤并阴山下,至高阙⑥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材料三〕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⑦,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解读】以上三条资料表明:1.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中原北部的秦、赵、燕三国均在北部边境修筑了长城。2.秦、赵、燕筑长城的目的是“拒胡”,即抵御东胡、匈奴等少数游牧族的袭扰,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少数民族常南下袭扰北方诸国,这是春秋战国北长城修筑的背景。 【注释】①拒胡:古代匈奴人自称胡,中国古代也泛称北方和西方各族为胡。拒胡此处指抵御匈奴。②变俗胡服:改变风俗,穿起胡服。③林胡: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澹林。战国时分布在今山西朔县北至内蒙从事畜牧,精骑射。④楼烦:中国古代部落名,春秋末,分布于今山西省宁武、岢岚等地,后活动于今陕北及内蒙。精骑射,从事畜牧,秦末被匈奴征服。⑤代:河北宣化境内。⑥高阙:今内蒙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⑦燕长城:这条长城位置在现存明长城以北,西起张家口、宣化,东北行经内蒙古多伦、独石,河北省围场,辽宁省朝阳,渡辽河,折而向南。 3.秦始皇长城 〔材料一〕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①,收河南②。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③,起临洮④,至辽东⑤,延袤万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 【解读】上条资料是司马迁对秦始皇长城的一段记载。资料表明:1.秦统一后,曾动用大量民力,打匈奴,筑长城,显示了统一中原王朝的强大威力。修筑万里长城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威振匈奴,得到万里安边的积极报偿。2.秦代沿袭春秋战国筑城的方法,在春秋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长城的基础上,对原有长城加以修缮、连缀和增广,筑成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横贯帝国北部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注释】①戎狄:泛指我国西部、北部的少数民族。②河南:黄河以南的土地,秦汉时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为河南。③用制险塞:以形势险要之地,设立要塞。④临洮:今甘肃岷县。⑤辽东:辽河以东。 4.汉长城 〔材料一〕中原各地起兵反秦,秦前所徙谪戍边者皆散,匈奴得宽,复稍渡河南①,与中原界于故塞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 〔材料二〕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

文档评论(0)

大漠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