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课件20180413313.ppt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课件2018041331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二单元环境保护课件20180413313

第二十二单元 环境保护 目录 CONTENTS 考点1 环境污染与防治 考点2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考点3 生态环境保护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 考点1 环境污染与防治 考点2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考点3 生态环境保护 一、水体污染 考点1 环境污染与防治 ?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 染 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①水质恶化;②鱼类死亡;③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畜健康。 ①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③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④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续表] 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环境保护 ?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案例 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日本的水俣病。 雪佛龙公司在巴西海域的原油泄漏事件。 防治 措施 预防:①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②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续表] 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环境保护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 1.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垃圾中的细微颗粒,随风飘浮,污染大气。随意堆放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随意填埋垃圾,逸出沼气;随意焚烧垃圾,产生烟尘。 (2)对水环境的影响:直接倾倒,污染水体、危害生物、缩减水域面积,降低排洪能力;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垃圾倾倒到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垃圾中的有毒液体渗入土壤,杀害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和土壤结构;有害废弃物成分残留在土壤中,并在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环境保护 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其主要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方法 优势 分类收集,密封运输 有利于废品回收与资源利用,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处理量。 破碎、压缩、焚烧 体积缩小,消除某些有害物质。 卫生填埋 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可重新利用;不会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资源化 可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资和能源,促进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 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环境保护 3.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决城市垃圾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实行全过程控制。 (1)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 (2)建设垃圾发电厂,变废为宝。 (3)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三、大气污染 1.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环境保护 污染物来源 自然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人为渠道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对人类 的影响 有利影响 少量吸入可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不利影响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环境保护 2.酸雨 含义 一般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形成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和HNO3等酸性物质,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主要污染物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污染物 来源 自然污 染源 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排放出的酸性气体。 人为污 染源 生活污染源: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生产污染源: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移动污染源: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地理 第二十二单元 环境保护 酸雨 类型 硫酸型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 硝酸型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 对环境的影响 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