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教案下
高等学校试用教材
收 获 机 械
主编:黄向东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2005年8月
目 录 第1章 谷物收获机械概述……………1
1.1谷物的生物学特性 ………………1
1.2 谷物收获工艺及机械种类……… 2
第2章 稻麦收割械……………………5
2.1 立式割台收割机 …………………5
2.2 卧式割台收割机…………………8
2.3 悬挂式割晒机………………… 11
第3章 脱粒机………………………… 13
3.1 全喂入式脱粒机…………………13
3.2 半喂入式脱粒机…………………18
3.3 玉米脱粒机………………………19
第4章 拨禾扶禾装置………………… 23
4.1 拨禾轮的运动分析……………… 23
4.2 拨禾轮的工作过程……………… 25
4.3 拨禾轮的主要参数……………… 28
4.4 拨禾轮的调节机构 ………………32
4.5 偏心式拨禾轮…………………… 34
4.6 扶禾器的类型和一般构造……… 35
第5章 切割装置………………………40
5.2 切割器的类型……………………40
5.3 标准型切割器的型式和构造……47
5.4 往复式割刀的运动………………51
5.5 粗茎秆切割器……………………58
5.6 割刀速度和机器速度的关系……59
5.7 往复式切割器惯性力的平衡… 64
5.8 粗茎秆切割器………………… 68
5.9 挠性切割器…………………… 69
第6章 脱粒装置………………………71
6. 1 谷物的脱粒特性
与脱粒原理 ………………… 71
6. 2 脱粒装置的类型与构造……… 73
6. 3 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 84
6.4 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工作特性
及参数选择……………………89
6.5 弓齿滚筒式脱粒装置………… 93
6.6 钉齿式脱粒装置………………101
6.7 其他类型的脱粒装置………… 104
第7章 分离装置…………………… 108
7. 1 分离装置的类型及其构造…… 108
7. 2 键式逐稿器的工作原理……… 112
7. 3 键式逐稿器主要的参数选择… 115
7.4 键式逐稿器的改进…………… 118
第8章 清粮装置…………………… 120
8. 1 清粮原理……………………… 120
8.2 清粮装置……………………… 126
8.3 筛子的尺寸和传动机构……… 133
8.4 风扇的基本理论……………… 138
8.5 风扇的计算…………………… 147
第9章 谷物联合收割机……………?151
9. 1 联合收割机的类型和特点………151
9. 2 联合收割机的收割台………… 156
9. 3 联合收割机的辅助装置……… 165
9. 4 联合收割机的传动……………169
9. 5 联合收割机的监视装置……… 176
9.6 联合收割机的自动调节……… 182
第10章 谷物联合收割机的
总体设计………………………192
10.1 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总体参数……192
10.2 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动力选择……197
10.3 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总体配置……201
第11章 玉米收获机械……………… 209
11.1 概述………………………………209
11.2 玉米摘穗剥苞叶机………………210
11.3 玉米摘穗装置……………………212
11.4 玉米剥苞叶装置…………………221
第1章 谷物收获机械概论
收获作业是谷物栽培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谷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有很强的季节性。如小麦最适宜的收获期一般只有5~8天。收获过早,籽粒还不饱满,会影响产量,过迟,又容易造成自然落粒损失。我国部分地区的小麦收获期正临雨季,所以农谚形容收获象“龙口夺粮”。双季早稻更需枪收,以免影响晚稻的及时插秧而造成减产,故有所谓“早黄晚青”的要求。收获作业的劳动强度很大,与插秧、除草一样,是急需解决的“三弯腰”作业之一。因此,实现谷物收获作业机械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几十万台联合收割机,实行从南向北跨区作业,收获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据报道 2005年全国冬小麦的机械收获率已达80%,江苏省的小麦机械收获率已超过90%,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的小麦机收率几乎100%。但发展不平衡,稻麦的机收率高,玉米和其他杂粮作物、经济作物机收率较低。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