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03章1 教务管理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3章1 教务管理系统

直放站与基站相比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不能增加系统容量。(2)引入直放站后,会给基站增加约3dB以上的噪音,使原基站工作环境恶化,覆盖半径减少。所以一个基站的一个扇区只能带两个以下的直放站工作。(3)CDMA直放站只能频分不能码分,一个直放站往往将多个基站或多个扇区的信号加以放大。引入过多的直放站后,导致基站短码相位混乱导频污染严重,优化工作困难,同时加大了不必要的软切换。(4)直放站的网管功能和设备检测功能远不如基站,当直放站出现问题后不易察觉。(5)由于受隔离度的要求限制,直放站的某些安装条件要比基站苛刻的多,使直放站的性能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发挥。(6)如果直放让自激或直放站附近有干扰源,将对原网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直放站的工作天线较高,会将干扰的破坏作用大面积扩大,特别在CDMA系统,由于它是一个同频系统,周边的基站均有可能受到堵塞而瘫痪。 直放站与RRU的区别:功能上属于主基站的射频远端模块,通过光纤与主基站相连接,RRU与主基站共享主基站的基带处理和主控时钟资源。 移动通信 原理与工程 薛鸿忠 fzxuehz@ 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 关键技术 调制技术 RAKE技术 分集技术 多用户检测技术 无线网组成与功能 Company Logo 第二章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2.1.基本电波传播机制 2.2. 噪声干扰 2.3. 关键技术 2.4. 无线网的组网 蜂窝系统---“小区制”系统 - 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密 度在1-10km左右,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务。 蜂窝分类 - 宏蜂窝 (Macro-cell) 2-20km - 微蜂窝 (Micro-cell) 0.4-2 km - 微微蜂窝 (Pico-cell) 400m - 分层蜂窝 (由多种蜂窝组成) 1、宏蜂窝小区 传统的蜂窝式网络由宏蜂窝小区构成,每小区的覆盖半径大多为1-25km。由于覆盖半径较大,所以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强,一般在10W以上,天线也做得较高。 在实际的宏蜂窝内,通常存在着两种特殊的微小区域。一是“盲点”。由于网络漏覆盖或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造成阴影区域等原因,使得该区域的信号强度极弱,通信质量严重低劣;二是“热点”。由于客观存在商业中心或交通要道等业务繁忙区域,造成空间业务负荷的不均匀分布。以上两“点”问题,往往通过设置直放站、分裂小区等办法来加以解决。小区分裂实质就是采用使宏基站变密的办法(即将覆盖面大的基站分裂成覆盖面较小的基站)来增加系统的容量,但当基站小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干扰和基站投入等问题,这种办法将难以再进行。 2、微蜂窝小区(microcell) 微蜂窝字面上的意思是更小的小区, 微蜂窝技术是指采用小功率基站在小范围内解决网络容量、盲区覆盖等问题,微蜂窝小区是在宏蜂窝小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它的覆盖半径大约为30- 300m;发射功率较小,一般在1w以下, 基站天线置于相对低的地方,如图2-15所示微蜂窝的天线要低于屋顶,如屋顶下方,高于地面 5-10m,传播主要沿着街道的视线进行,这样使得微蜂窝的无线电波能覆盖到街道,信号在楼顶的泄漏小。因此,微蜂窝最初被用来加大无线电覆盖,消除宏蜂窝中的“盲点”。同时由于低发射功率的微蜂窝基站允许较小的频率复用距离,每个单元区域的信道数量较多,因此业务密度得到了巨大的增长,且射频干扰很低,将它安置在宏蜂窝的“热点”上,可满足该微小区域质量与容量两方面的要求。微蜂窝作为无线覆盖的补充,一般用于宏蜂窝覆盖不到又有较大话务量的地点,如地下会议室、娱乐室、地铁、隧道等。作为热点应用的场合一般是话务量比较集中的地区,如购物中心、娱乐中心、会议中心、商务楼、停车场等地。 微蜂窝的特点: 提高容量,改善覆盖 微蜂窝可在传统宏蜂窝覆盖不到的地方(盲点)提供更好的覆盖 用于覆盖街道的小区有时能比宏蜂窝提供更好的建筑物穿透—和站点位置等有关 可采用室内蜂窝 微蜂窝可用于增加话务量快速增长区域的信道容量 提高频谱效率 分级蜂窝结构 而在话务重很高的商业街道等地则可采用多层网形式进行连续覆盖,即分级蜂窝结构:不同尺寸的小区重叠起来,不同发射功率的基站紧密相邻并同时存在,使得整个通信网络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相邻微蜂窝的切换部回到所在的宏蜂窝上,宏蜂窝的广域大功率覆盖可看成是宏蜂窝上层网络,而大量的微蜂窝则构成微蜂窝下层网络。 3、微微蜂窝小区 随着容量需求的进一步增长,运营者可按同一规则安装第3或第4层网络,即微微蜂窝小区,也称为皮蜂窝(Picocell)。微微蜂窝实质就是微蜂窝的一种,只是它的覆盖半径更小,一般只有10-30m;基站发射功率更小,大约为几十毫瓦;其无线一般装于建筑物内业务集中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