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辽宁省)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 《论语》十二章.docVIP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辽宁省)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 《论语》十二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聚焦中考语文(辽宁省)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1 《论语》十二章.doc

考点跟踪突破1 《论语》十二章(195页) 一、(2014·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子曰:“学而不亦不亦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思而不学”(《论语·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太史公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然心想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当没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者折中于夫子可(《史记·孔子世家赞》)【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发怒(2)不能去云 离开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D. 【解析】A项中的“说”前者读“yuè”通“悦”意思为“愉快”;后者意思为“讲谈论叙述”。B项中两个“虽”前者是“虽然”的意思;后者是“即使”的意思。C项中两个“则”前者是连词可译为“就”或不译;后者表示假设是“如果”的意思。D项中两个“其”都是代词代指“他的”。因此本题选D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众多的儒生在他家按时操演(练习)礼仪。【解析】第(1)句注意“善”在这里指优点长处2)句为倒装句“礼其家”(状语后置)翻译时为“其家礼”关键词有:“诸”是兼词解释为“众多”时”是名词作状语按时”的意思。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因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大度宽厚的待人胸怀所以学者都很敬仰他。【解析】【甲】文中第1则“学而时习之”讲的是2则“学而不思则罔”讲的是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属于学习方法类;第3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讲的是要善于向别人学习应有谦虚的学习态度。【乙】文讲的是人们对孔子的推崇的表现。【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依循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车子、衣服和礼器众多 二、(20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十二章(节选)【甲】①子曰:“学而不亦不亦闻斯行诸 【乙】子路“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 冉有(选自《论语先进第十一》)【注释】①闻斯行诸:听到一种道理就去实行它吗?诸之乎”的合音。②子路:即孔子的学生仲由子路是他的字。③冉有:即孔子的弟子冉求字子有性谦退。④公西华:即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子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吾日三省吾身 泛指多次(2)故进之 所以因此(3)不逾矩 越过超过(4)由也兼人 好勇过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这)做老师了。(2)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有父亲和哥哥在怎么能听到一种道理就去实行呢?3)赤也惑敢问。我感到疑惑大胆地向您询问其中的缘故。吾日三省吾身”从忠、信、习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道德的修养。8.对于同一问题对象不同孔子的答复也不同其原因是什么?因材施教。因为文中的两个人性格不同:子路争强好胜为了让他学会退让所以让他回去问父兄;而冉求谦让为了促使他做事有魄力、有闯劲所以鼓励他。根据本文和《〈论语〉十二章》的内容你认为《论语》这部书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主要是有关学习、修身、立志等方面的内容。尽管我们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吸收孔子思想精华中有益于提升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借鉴孔子学习、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做到古为今用。【参考译文】子路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孔子说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还有父兄在怎么可以听到了立刻就去做?’冉有问‘听到一件合于义理的事立刻就去做吗?’时您回答‘听到了应该立刻就去做’。我感到迷惑我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孔子说:“冉有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anglipo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