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ter 6 DNA recombination知识讲稿.ppt
Chapter 6 DNA recombination;;第一节 同源重组 ;;;二、Holiday重组模型;3、游离端交叉连接,形成Holliday 结构;6、垂直切割导致重组发生 ?;7、水平切割不会导致重组,而产生两段短的杂合链;三、细菌的同源重组;(1)RecA: 促进单链同化或单链吸收?;单链同化发生的三个条件
其中一个DNA必须存在单链区
其中一个DNA必须有一个自由3’末端
此单链区和3’末端必须位于两分子之间互补的区域内;RecA 包裹的ssDNA 入侵双螺旋DNA;(2)RecBCD 复合体
三种酶的活性:
核酸酶;解旋酶;ATPase
作用:
在Chi位点处产生含3’游离未端单链.;Chi位点---RecBCD识别的靶位点
5 GCTGGTGG 3
3 CGACCACC 5
是重组频率较高的部位
E.coli中每隔约5~10 kb有一个拷贝;(3)RuvAB 复合体: 促进分支迁移;;2、细菌DNA同源重组的过程;(d) RecA帮助入侵单链寻找同源序列.
(e) 切割; 单链交换
(f) 连接酶封闭切口, 产生 Holliday 结构;(g) 在RuvA 和RuvB 作用下发生分支迁移.
(h) RuvC 使Holliday结构解离;第二节 位点特异性重组;(二)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实现两种类型间的转换
λDNA整合到宿主DNA →进入溶源状态
λDNA从宿主DNA 中切离 →进入裂解状态
(三)催化重组的酶
1、整合酶 Int (integrase):类似拓扑异构酶活性
2、整合宿主因子(IHF,integration host factor )
3、切除酶(excisionase)
(四)重组位点:
附着位点(attachment site)
attP( POP’)和attB( BOB’)有15bp核心序列配对;(五)重组过程:
整合:POP’ + BOB’ →BOP’—POB’
切离:BOP’—POB’ → POP’ + BOB’
;第三节 转座;二、转座子发现:
McClintock B:
1938年,提出转座基因概念
1944-1950,阐明“Ds-Ac调控系统”
1983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三、转座子的基本结构特点
1、自身携带有转座酶基因
2、末端有反向重复序列(IR)
3、转座后两端有正向重复序列(DR);四、转座子的类型;ATGCA TACGT 2、Tn (复合转座子, composite transposons)
特点:
(1) 2-10kb;;
(2)两端有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IS序列
(3)含转座酶基因 / 抗???素抗性基因;ISL;3、TnA (TnA family)
特点:
(1)5~25kb;
(2)两端IR(30~40bp)相似或相同;两端无IS组件;
(3)转座酶基因 / 解离酶基因 / 抗生素抗性基因
(4)Res位点:与共整合体的解离有关
;(二)真核生物转座子;(一)转座相关的酶
1、转座酶:
(1)识别转座子的两端序列和受体DNA的靶序列
(2)切割使转座子从供体DNA中释放出来
(3)在靶位点上作出交错的切割(类似限制酶)
(4)催化一对转酯反应,使转座子3’端与靶位
点相连
2、解离酶:
(1)TnA家族转座必须
(2)催化两个转座子拷贝间的位点特异性重组;;(二)非复制型转座;1、非复制型转座定义
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单位直接被移位,留下一个断裂的供体位点。
2、非复制型转座过程
(1)转座酶使转座子从供体DNA中释放出来;
转座酶使受体DNA靶位点形成交错切口;
(2)转座子插入交错切口(转座酶--转酯反应) ,
(3)连接并修复缺口单链,受体DNA产生同向重复序列。; (三)复制型转座
1、定义:整个转座子被复制,所移动和转位的仅
仅是原转座子的拷贝。;4;2、复制型转座过程:
(1)转座酶使转座子和受体DNA双链形成交错切口;
(2)转座子两端形成复制叉,复制、连接补齐缺口,
形成共整合体;
(3)重组 (解离酶),拆分共整合体;
(4)受体DNA产生同向复序列。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