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刺史》上课用 柳宗元.pptVIP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刺史》上课用 柳宗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刺史》上课用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作者简介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⑴登柳州城楼:既交待了事情,已含触景生情,伤高怀远之意。 ⑵寄:只要设身处地,稍加思索,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时代背景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 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 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来到百越这个纹身之地, 虽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一读诗歌 理解大意 诗句分析鉴赏 首联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1、诗人满怀苦闷登上城楼远眺,看到是苍茫大地一片荒凉,正是其贬地景色的真实写照 2、人之所以起“愁思”也是因为这眼前的“大荒”之地,作者长途跋涉,孤身一人来到柳州。荒远闭塞,没有旧日交好,只有苍茫的荒野,愈是在壮阔的、茫茫的天地之间,愈加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孤独,满腔孤愤油然而生,溢满了整个心胸 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1、运用比兴的手法写了登楼所见的风急雨骤的景象(近景) 2、惊风、密雨:朝廷保守势力 芙蓉、薜荔:诗人人格的美好与高洁 “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3、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足见诗人于客观事物中又投射了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哀情融入了对景的描写之中,情景交融。 眼前风雨之景:水中芙蓉、墙上薜荔在狂风急雨中摇摆挣扎,起伏不定,是写景 心中郁愤之情:饱受保守派打击迫害、处境险恶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1、远景,写山水景象 2、把目光远投,只见山岭绵绵,林树重重,遮住了诗人远望的视线,那曲曲 折折的柳江,恰似作者的曲结的愁肠 3、对政治的抱负不绝,对友人的思念无限,但被重重山岭阻断,满腹愁思无 形,但却似山岭林树重重叠叠,就如柳江江水滔滔不绝,又百转千回。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照应题目,是寄友之作。 2、“百越”是当时五岭以南少数民族的泛称,点明了他们的贬地的偏远,寄封书信都十分困难,更增加了诗人的悲愁,也是写情。 3、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互访困难,音信阻隔,愁思郁结 滞:不仅是柳宗元当时的处境,而且也是他最终的命运,最后他客死于柳州任上,不仅是全诗的愁思的凝结点,也是他一生命运悲惨的终结点。 把握诗歌主旨 明确: ①对友人望而不见的关切之情。 ②对自己遭谪贬的哀伤之情。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