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讲 弯曲
* 二. 梁弯曲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中性轴 中性层 中性层上的材料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y * M M 中性层 M CD的单位伸长量为: 应变与距离成正比,呈线性规律变化。 * 压应力 拉应力 dA 微面上应力均布 各微力对轴取矩之和应等于截面上的弯矩 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 抗弯截面模量W 矩形截面 实心圆截面 空心圆截面 * 三. 梁弯曲时的变形及刚度计算 v θ 挠曲线v(x) 刚度不足会影响仪器精度 转角 挠度随截面位置而变化: 挠曲线方程 向上挠度为正 转角方程 逆时针为正 * 工程上为方便起见,常将简单载荷作用下梁的变形计算公式做成表格共实际计算时查用P164 表6-2 * * * 叠加原理:梁上同时作用有几种载荷时,诸载荷同时作用引起的变形,等于各载荷单独作用引起变形的代数和。 多重载荷作用下梁的变形: 梁的刚度条件: * (例6-6):一简支梁受集中力F及均布载荷q作用。已知抗弯刚度为EI, F=ql/4。试用叠加法求C点上的挠度。 考虑梁仅受集中力和仅受均布载荷两种情况,可得下图。 集中力查表6.2,属于(9)的情况; 均布载荷属于(11)。 C处挠度为两者之和。 例6-7 * 6.6 复杂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压缩正应力 弯曲正应力 一. 弯曲与拉伸或弯曲与压缩的联合作用 合成正应力 RAy RB RAx RA F N 力作用的叠加法 由于 故而计算x处的弯曲正应力为6.30式: 从梁左端开始算x,从梁中性轴算y,其总的应力为: * 6.6 复杂变形时的强度计算 压缩正应力 弯曲正应力 一. 弯曲与拉伸或弯曲与压缩的联合作用 合成正应力 RAy RB RAx RA F N 最大弯矩作用处梁的危险截面上边缘纤维处因弯曲引起的最大正应力为: 截面1、2处的合成正应力为: 若力F为拉力? * 二. 扭转与弯曲的联合作用 RA RB 强度条件公式: (最大剪应力理论) 危险截面 内力分别作用于截面 例6-8 P168 例6-9 P170 机械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闫锋欣 yfx2006@126.com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开心点儿不行嘛?!! 懒得理你 好吧… 不开心,想摔点儿啥 Good morning =======并不华丽的分割线======== 2013梁的弯曲 /link?url=GChgCs5H0_4pXyXwXITOW02oQZFN8-VbM_-bBsTLaZpbVc7fMuYupXuQFJJUGi6lYdV-znANxy0EQbQQPzkr1Ry79fDyxLUk3ShmGO8at6mpn=50 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在工程上统称为梁。 受力特点:力垂直于构件的轴线(力偶在轴线平面); 变形特点:弯曲变形。 * 桥式吊车 * 火车轮轴 * 车削工件 * ①梁有纵向对称面; ②载荷均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各个力垂直梁轴线; ③变形后梁的轴线在纵向对称面内弯成平面曲线。 平面弯曲的概念 平面弯曲是工程中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弯曲。这里仅讨论平面弯曲。 RA RB P q M * 梁的分类 悬臂梁 简支梁 P q 外伸梁 P M P 简支梁、外伸梁两个支座之间的距离称为梁的跨度。 梁受力时的破坏情况(危险截面) 能够承受最大多大的力(强度) 不发生过多弹性变形时的最大力(刚度) * 6.5 梁的平面弯曲 纵对称面 特点:构件是直杆或曲率不大,截面至少有一个对称轴线;外力或外力偶矩作用在杆件的纵对称面内;变形后在纵对称面内成一条平面曲线。 纵对称面 将受力后产生弯曲变形的杆称为梁。 截面相同的直梁称为等直梁。 * 根据梁的支承情况划分基本类型 简支梁 悬臂梁 外伸梁 固定铰支 活动铰支 刚性固定 自由 悬伸 悬伸 活动铰支 刚性固定 * RB 一. 梁弯曲时的内力 (截面法) Q M FAy FB 剪力与弯矩 FAy Q M 截面法求梁上内力(左)—— 求梁的应力和变形 FAx 某一截面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包括负荷和反力)对此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 * 一. 梁弯曲时的内力(剪力与弯矩的方向) 顺时针Q为正 逆时针Q为负 凹向上M为正 凹向下M为负 剪力对分离体内任意点取矩,顺时针转动为正;弯曲为凹时为正。 剪力 弯矩 弯矩图—描述在不同截面上的变化规律 顺时针和开口向上为正 * 二. 梁弯曲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M M 横线 纵线 可以看出: 纵向线仍为直线,但倾斜了一个小角度 横向线变为圆弧线(外侧伸长,内侧缩短) 横向线仍垂直于纵向线 可以假设: 梁的横截面在变性前后均为平面,只是转动一个小的角度Δθ——平面假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