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案例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案例 学 校: 山东省莱州市实验中学 姓 名: 赵海燕 Email: zhhy86666@ 电 话; 0535-2260386 数学课堂可以如此可爱 ——山东省莱州市实验中学 赵海燕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相似图形第5节。 本章是继图形的全等之后集中研究图形形状的内容,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拓广和发展。 一、背景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的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明确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尽量多地自己去发现学习的知识、方法及学科思想等具体内容。而差异课堂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数学的学习,使所有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使各层面学生都能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在接触客观世界、接触同伴的过程中,学会数学交流,学会合作学习,发展数感,形成实践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及已经掌握的有关数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采用差异教学新授通用教学模型中的分层同步引领型教学模式,即缓冲导入——同步引领——转化达标——回馈建模。从简单的问题引入,以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为情形,过渡到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的探索。学生按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最后总结得出: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 通过练习,学会用此结论去解决简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实录: (一):、温故知新,谈话揭题 师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那么什么叫全等三角形呢? 生: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2:你们还记得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吗? 生1:知道。 有角边角、边角边、边边边、角角边等判定方法。 生:(补充)如果是直角三角形还有“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 师3:以上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全面。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你们能把它口述出来吗? 生: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点评:情境导入的目的是设疑激趣。这里从学生已有的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相关联的情景之中。] 师4:根据这个定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要求三个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这个过程显然较复杂。 请同学们类比一下,我们能不能像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那样,用较少的条件去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若能,你认为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至少需要哪些条件呢? 生1:(用迟疑的口语)可能是有三角对应相等就满足了吧? 生2:至少需要有三边对应成比例吧? (问题提出以后,问题(1)、(2)(3)由A类学生口答。 问题(4)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并对学生提出的判断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进行归纳整理,将猜想归纳整理为三类,即只与角有关的猜想;只与边有关的猜想;与边和角有关的猜想。并指出本节课我们只研究与角有关的猜想。) …… [点评:在这里,教师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把结论过早的告诉学生,引起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多问多思,主动参与。] (二)、合作交流,探索结论 师:刚才同学们不能作出肯定地回答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个内容我们还没学到,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板书: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我们首先从角开始探索,请每位同学在准备好的一张纸上,画出一个△ABC,使得∠BAC=600,并与同伴交流一下,你们所画的三角形相似吗? 生:(通过观察自己和同学画的)不一定相似,因为我们之间画出的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明显不相同。 师:那我们由此可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生1:两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对应相等,不能作为判定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生2:我认为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点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活动,自主获取知识,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