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2
(1)内忧 1、内忧:幕府危机 * 政治上:等级制度引起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2)外患:1853黑船事件,国门被打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 ——根本原因 ——催化剂 民族危机 倒 幕 运 动 幕府危机 明治维新的背景 三、维新前提: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 高杉晋作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西乡隆盛 第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三、维新前提: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 1、“尊王攘夷” (1)原因: 根源:黑船事件后,民族危机加深 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2)标志: 1860年刺杀幕府实权井伊直弼。 (3)口号: “尊王攘夷” 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中心是攘夷,为攘夷而尊王。 三、维新前提: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 1、“尊王攘夷” (4)参与者: 中下级武士、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商人、新兴地主等,称为尊攘派。 (5)活动: 内刺卖国贼,外袭外国人 奇兵队 1861年6月初,时值太平天国革命正处于高潮中,有一位日本人逗留在上海,他亲眼目睹了中国政局的变动,也看到了外国舰炮的厉害。他感慨地说:清政府之所以衰败,乃在于其不识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即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渡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该年8月,他一回到长崎,就自作主张匆忙代表本藩与荷兰商人草签了购买军舰的协定。后来成为日本尊攘派和倒幕派的著名领导人。 1、“尊王攘夷” (6)局限性: 盲目攘夷;没有明确提出倒幕 (7)结果: 1863年8月,幕府发动政变,运动失败。 三、维新前提: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成立 2、倒幕运动 (1)原因: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之后,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2)领导 高杉晋作及维新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3)根据地 西南强藩:长州、萨摩、土佐 (1)政治上:大名们不满幕府的统治,要求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幕府的镇压政策、西方列强的加紧侵略。 (2)经济上: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3)军事上:建立起了新式军队,购买了先进的武器。 (4)领导方面:倒幕派掌握了藩的政权,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等领导正确。 (5)群众基础:农民、市民等积极支持参与倒幕运动。 【探究】: 分析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地的原因? 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2、倒幕运动 (4)群众基础: (5)大政奉还: 1867年,幕府为了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保住实际权利,采取以退为进策略,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 大政奉还图 该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圣德纪念馆。1867年,萨摩、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策划武力讨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席卷包括京都等大城市在内的幕府管辖区。幕府统治摇摇欲坠。在此情况下,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将政权交还天皇,称为大政奉还。 2、倒幕运动 (6)戊辰战争: ②经过: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 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投降。 ③结果:日本进入明治时期 1868年,江户改名东京,1869年,明治政府正式迁都。 ①原因:根本——大政奉还后,幕府实际上仍控制着国家大权。为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必须推翻幕府。 直接——倒幕派命令幕府辞官纳地 明治天皇(1852—1912) 日本天皇(1867—1912),名睦仁,孝明天皇次子,1867年即位,次年改元明治,自京都迁都东京。当时,日本发生维新运动,1868年初明治天皇发出“王政复古”号令,推翻江户幕府统治;后实行一系列改革,并颁布《帝国宪法》,建立天皇专制政权。对外,1894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侵占中国台湾;1904—1904年进行日俄战争;1910年吞并朝鲜。明治天皇在位时,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走上军国主义、帝国主义道路。 东京 (江户) 迁都 1869年 京都 问题探讨(一) 试分析倒幕运动胜利的原因? 倒幕派走向联合,实力强大; 豪农富商及部分大名积极参加; 利用天皇名义,舆论倾向倒幕派一方; 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战斗力强。 主观: 客观: 幕府统治腐朽,不得人心; 农民市民起义暴动,严重动摇幕府统治基础; 西方列强基本中立; 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问题探讨(二) 尊王攘夷与武装倒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 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 都希望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 都抬出天皇,争取天皇支持 领导力量都是中下级武士 根据地都是西南强藩 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