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第六章.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利经济学第六章

第六章 社会福利函数与社会选择理论 社会福利函数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社会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对社会决策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福利函数 福利经济学家提出的补偿检验并没有完全解决帕累托标准的重要缺陷:根据各种补偿检验,我们并不能获得完全的社会排序。 于是,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的概念。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试图指出如何可以获得对某种社会状态的社会评价,即其对应的社会排序是什么。 问题:社会福利函数能否克服帕累托标准的缺陷? 一、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也称为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 最简单、最为直观的 假设个人效用为ui,且个人效用之间存在可比性,给予n个人每人相同的权重,那么社会状态x的社会效用W(x)就可以表示为ui(x)的和: W(x)=∑ ui(x) 给个人赋予不同的非负权重,得到更为一般的函数形式:W(x)=∑ai ui(x) 古典功利主义的创始人——边沁(J.Bentham) 把一个国家的福利定义为每个公民满意程度之和, 提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目标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他的学生西奇威克(H. Sidgwick)和庇古(A. Pigou) 哈桑依(J. Harsanyi)发展了类似的观点,称为“新功利主义” 庇古(Pigou)继承了古典功利主义的主要思想,但除去了许多哲学成分。 把社会福利定义为社会成员从各种满足来源获得的效用之和,并假定个人效用可以用基数来测量,并具有完全可比性。 因此,社会福利可以用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表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庇古分析的不是社会总福利,而只 “是来源于可以用货币衡量的那部分福利,或所谓的经济福利,他假定经济福利的变化与总福利的变化相同”。 并且,庇古把国民收入作为衡量经济福利的指标。 为此,假定收入分配等其他条件不变,因每个人的效用是其收入的增函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个人收入总额(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福利会提高。 进而,庇古在效用可用基数测量和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引入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假设,认为: 当分配状况得到改善,即穷人的收入增加时,国民收入的增加会提高社会福利。 反之,如果在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伴随着分配状况的恶化,即穷人收入下降时,则富人效用的增加就会被穷人效用的减少抵消,最终结果是不确定的。 二、贝尔努利—纳什社会福利函数 采用连乘法加总个人效用 W=∏ ui 广义的贝尔努利—纳什社会福利函数: W=∏( ui)ai 更强调平等性质,收入分配越平均,采用连乘法得到的社会福利越大。 三、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仅用境况恶化的个人效用来测量社会福利。 W=min(ui),i=1,2,3,…,n 具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 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表明:只有最小效用提高,该社会的福利才会提高; 即如果境况最差的个人效用没有变化,那么其他人的效用增加并不能使社会福利增加。 但是,并不排斥“不平均”, 实际上,“它也表现出倾向于不太平均的状况,只要这种状况从绝对值上看使境况最差的人受益最多”。 四、伯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 (一)概念和含义 Bergson-Samuelson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简称为swf 该社会福利函数具有最一般的形式。 由美国经济学家伯格森(A. Bergson)1938年在《福利经济学一些方面的重新表述》一文中首先提出, 后由萨缪尔森在1947年加以进一步说明。 其基本含义是: 考虑效率问题和分配公平原则,把社会福利设想为依赖于一些自变量的一种函数形式,这些自变量包括社会上每个人购买的各种产品和各自提供的生产要素,再加上所有影响社会福利的其他因素。 (二)函数形式 Wx=f〔 U1(x),U2(x),…,Un(x) 〕, 其中Ui为第i个人的效用函数,i=1,2,…,n。 社会福利值W取决于被认为影响福利的所有可能的变量Ui, 对于函数形式没有任何的规定,可以被写成各种函数形式,如加法形式、连乘形式等 是优点也是缺点,只是一种概念而已 在许多问题的讨论中,仅用这种函数是不够的,必须加入一定的价值判断。 (三)性质 1、社会福利函数可以直接由个人效用表示。 这表明社会福利是建立在个人的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好坏要依赖个人对幸福和痛苦的判断。 2、个人效用是可比的。 3、满足帕累托标准。 在其他人效用水平不变时,任何一个人的效用水平提高都会引起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这表明,如果社会生产没有增长,任何经济变动都只是一种利益再分配。 这时,一方受益必然使另一方受损,社会福利水平是否提高难以作出判断。 (4)社会偏好具有凸性或严格凸性。 在两人社会中,两个人的满足程度对于福利来说是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如果一个人的收入相对增长过多,另一个人的满足将大大减少,从而导致社会福利的增长迅速下降。 这意味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