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第1章 气体
作业:P32 2,6,7,8,10,12,14,18,21 物理化学“三剑客” (1)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 1852年8月30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市的医生家庭,1871年毕业于德国台夫特工业专科学院,1874年回到荷兰,在乌特勒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此开始物理化学领域科研工作。1911年3月1日,范霍夫在柏林附近的斯特利茨逝世。 (2)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 ) 1859年2月19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维克城的一个学校职员家庭,187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乌普萨拉大学,1878年提前半年考取候补博士学位,尔后到斯德哥尔摩大学拜埃德隆教授为师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研究,1883年返回母校执研,后赴德国做访问学者进行5年的科研工作。1927年,阿伦尼乌斯病逝于故乡。 (3)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 1853年出生于俄国统治下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他的双亲为德国移民后裔,为手工业工人。1875年,他毕业于多帕特大学,后任职于莱比锡大学一直进行“离子论”研究工作,晚年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不相信原子论,认为能量是万物的本质。1932年,奥斯特瓦尔德病逝于故乡。 物理化学“三剑客”都出生于1850年前后,他们分别获得1901、1903和1909年诺贝尔奖。他们都在19世纪末为物理化学共同做出了奠定基础的工作,而物理化学进入20世纪则成为化学学科中一个左右逢源、发展顺利的分支学科。 * 1 压缩因子 引入压缩因子来修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实际气体的 pVT 性质: 压缩因子的定义为: Z的单位为1 Z 的大小反映了真实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差程度 * 1 压缩因子 真实气体 Z 1 : 比理想气体易压缩 Z 1 : 比理想气体难压缩 理想气体 Z=1 临界点时的 Zc : 多数物质的 Zc :0.26 ~ 0.29 * 2 对应状态原理 定义: pr ? 对比压力 Vr ? 对比体积 Tr ? 对比温度 对比参数,单位为1 对比参数反映了气体所处状态偏离临界点的倍数 不同的气体,只要有两个对比参数相同,则第三个对比参数也相同,这就是对应状态原理。 * 3 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将对比参数引入压缩因子,有: ? Zc 近似为常数(Zc ? 0.27~0.29 ) ?当pr , Vr , Tr 相同时,Z大致相同, Z = f (Tr , pr ) ??适用于所有真实气体 , 用图来表示?压缩因子图 * 2 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Z 0.2 1.0 3.0 pr 1 0.1 10 Tr=1.0 1.03 1.05 1.4 2.0 15 0.9 0.8 0.7 15 2.0 1.4 1.05 1.03 1.0 * 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⑴ pr? 0,Z?1,符合理想气体模型; ⑵ Tr <1时,等温线都很短,∵加压可液化 ⑶ Tr >1时, 随pr?,Z先?,后?,反映出气体低压易压缩,高压难压缩 ⑷ Tr =1 且pr =1时,Z偏离最远, ∵ TC 时气体偏离理想气体最大。 由图可看出: * 3 压缩因子图的应用 (1)已知 T、p , 求 Z 和 Vm (P34习题1.18) T , p 求 Vm 1 计算Tr,pr Z 2 3 查图 计算(pVm=ZRT) * 3 压缩因子图的应用 需在压缩因子图上作辅助线 式中 pcVm / RT 为常数,Z ~ pr为直线关系, 该直线与所求Tr线交点对应的Z 和pr即为所求值。 (2)已知T、Vm,求 Z 和pr(P34习题1.19) * 本章基本要求 ⑴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力、分体积的 概念,会计算; ⑵ 掌握范德华方程的形式和特点; ⑶ 理解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及原因; ⑷ 了解真实气体的临界性质、饱和蒸气压、对 比参数、对比状态原理,会用压缩因子图进 行简单计算。 *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 )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 1766~1844)—近代原子学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他把古代模糊的原子假说发展为科学的原子论,并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相对原子质量表。道尔顿仅在农村小学里读了几年书,从12岁起,就开始教书、种田。道尔顿是从观测气象开始,进而研究空气的组成,由此总结出气体的分压定律,推论出空气是由不同的颗粒组成的,再由此出发进行实验,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原子论。 * * 二 理想气体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一章劳动项目2《煮面条》教学设计.doc
- 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doc VIP
- 注射水纯水纯蒸汽施工方案.pdf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电力新能源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电气运行、检修、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电气五大规程).docx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 大纲》.doc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Lesson 21-22课件.ppt VIP
- 2025贵州遵义南国大数据有限公司招聘1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信体系下 网络舆情应对流程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