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鼻喉实习指南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实验指导
前 言
本指导供眼耳鼻咽喉专业本科临床见习、实习用。针对眼耳鼻咽喉专业培养模式和教学特点,为了指导学生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的学习,特编写该实验指导。希望起到帮学生实际指导临床工作,更灵活地掌握书本知识,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工作。该指导的内容包括临床常见病的诊治要点,实习的重点及难点,住院病历的书写要求(包括住院病历,首次病程志,病程记录,专科检查及特殊检查,手术同意书,手术记录等的书写)及常见专科手术操作。
专业要求掌握:1.耳及面神经,鼻,咽,喉,气管,食管的解剖及生理.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及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专科检查及诊断技术,熟悉各项检查的原理及临床意义.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临床操作.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手术的适应征,禁忌征和并发症防治.参考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六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黄兆选、汪吉宝主编)《耳鼻咽喉治疗学》(郑中立主编)《耳鼻咽喉科卷手术学全集》﹙姜泗长主编﹚
鼻的检查法
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1.掌握外鼻检查法,前鼻镜检查法。
2.熟悉鼻窦触诊法。
3.了解上颌窦穿刺冲洗法。
4.熟悉简易嗅觉检查法。
5.了解后鼻镜检查法(见鼻咽部检查法)、体位引流法。
6.熟悉X线诊断法。
7.了解内窥镜在鼻腔和鼻窦外科的应用。
一 、检查时的体位,正确使用额镜和对光法。(图1)
二、 鼻的检查
1.鼻前庭检查法
2.前鼻镜检查法:能辨认鼻腔各部。正常标志(图2)
3.后鼻孔镜检查法
三、鼻窦检查法:了解前组鼻窦触诊法和体位引流法。
四、嗅觉检查法
五、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科的应用
咽的检查法
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1.掌握颈部视诊、扪诊、口咽部检查法。
2.了解鼻咽部检查法,下咽部检查法。
3.口咽检查法(压舌板使用法):
4.能看清口咽部各部的正常标志(图3)
鼻咽部检查法:间接鼻咽镜检查(图4)
喉的检查法
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1.熟悉间接喉镜检查法、喉外扪诊法。
2.了解直接喉镜检查法。
3.熟悉喉影像学诊断法。
4.喉的外部检查
5.间接喉镜检查(图5)
耳的检查法
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1.掌握外耳检查法、耳镜检查法、语音检查法、音叉检查法。
2.了解影像学检查法
3.熟悉咽鼓管吹张法、电耳镜检查法、鼓起耳镜检查法、自发性眼震检查法。
4.了解纯音听力计检查法、旋转试验、冷热试验。
一、耳廓、乳突部检查法
二、外耳道、鼓膜检查法
牵拉耳廓的方向,使外耳道拉直:
①成人:将耳廓向后、上、外牵拉。
②婴幼儿: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
识别鼓膜的正常标志(图6)
咽鼓管检查法
吞咽法:嘱受检查者作吞咽动作,受检者如果听到耳有“咯”响声,表示咽鼓管通畅。
捏鼻鼓气法:嘱受检者捏鼻闭口鼓气入鼻腔,迫使空气窜入咽鼓管,受检者在听见“轰”一声之后觉得耳内发闷,表示咽鼓管通畅。
波氏球吹张法:嘱受检者含一口温开水,头直位,检查者持Polizer球,将其橄榄头插入受检者一侧前鼻孔,并捏闭另一侧鼻孔。嘱受检者将水咽下,检查者即时捏球,将球内气体经鼻腔压入咽鼓管。此时,受检者可以感到空气入耳声响。
注:①当有急性上呼吸道炎症或鼻内存积大量分泌物时,暂时不宜行此治疗。
②鼓膜萎缩或有疤痕者慎用。
四、听力检查
音叉检查
检查者手持音叉柄,叩击臂的前1/3部位使其振动。
查气导(AC)听力时,把振动的双臂平面与耳道纵轴一致,并置于距离外耳道口约1cm处。
查骨导(BC)听力时,把柄底置于颅面。
①骨气导比较试验(RT)
②骨导偏向试验(WT)
③骨导对比试验(ST)
耳语检查法:平静呼气之末利用肺部残余气体发出的声音(耳语),正常耳可在距离6m
处听见。
纯音测听法
声阻抗测听法
听脑干电位测听法
专科症状的描述
耳部症状
分泌物:有、无
左耳、右耳
持续性;间歇性,每隔多少时间、次数
最近有无加重
耳 聋:有、无
左耳、右耳
时期,起病日期
程度:轻、中、重、完全失听
最近是否加重或无变化
耳聋和周围环境、职业、药物等关系
3. 耳 鸣:有、无
左耳、右耳
时期,持续、间歇
性质:类似某种声音(机器隆隆声、蝉鸣叫声、血管搏动声等)
4. 耳 痛:有、无
左耳、右耳、其他部位
程度:轻、中、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