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单元验收评估复习检测3.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单元验收评估复习检测3.doc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5·武汉联考)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  ) 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 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 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解析:选D 秦国粮食亩产高于其他诸侯国,这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 2.《论衡》中提道:“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人定胜天”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广种薄收”的弊端 D.“地无遗利”的思想 解析:选D “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大意是说:善于劳作、改善耕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尽地之利,充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大意是说:用地力旺盛,草木就长得茂密,一亩的收成,就相当于中等四五亩的产量,因此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即“地无遗利”的思想,故D项正确。 3.(2015·青岛测试)下列材料能够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 A.《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B.《汉书·食货志》记载“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C.白居易《朱陈村》描述“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D.《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解析:选B “千耦其耘”是指成千的农人在耕地,这是奴隶集体耕种的场景,故A项错误;B项说明农家注重农作物的栽培和牲畜的饲养,是典型的精耕细作表现,故B项正确;C项体现的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错误;D项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租佃关系,错误。 4.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材料反映出江南农村(  ) 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 B.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 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 解析:选B 题中没有反映家庭手工业收益的信息,故A项错误;“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体现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B项正确;题中没有反映农产品商品化的信息,故C项错误;“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体现了土地利用率高,但是没有体现兼并严重的信息,故D项错误。 5.(2015·临沂质检)(纸上谈兵的赵括)“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史记·赵奢列传》) 从材料中不能提取的信息是(  ) A.赵括做房地产投机生意 B.战国时土地买卖频繁 C.井田制开始瓦解的标志 D.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解析:选C 从题干中“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可以提取出A、B、D三项所述的信息,故排除A、B、D三项;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而春秋时期井田制就开始瓦解,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6.(2015·湛江调研)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解析:选A 从题干中“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分工相当精细,从“其底部刻有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府掌控,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效率低下的信息,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的需要,其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其生产成本较高,故D项错误。 7.(2015·永州模拟)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解析:选B 从材料“一州唯两家能织”“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可以反映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故B项正确;“惧他人家得其法也”说明手工业技术没有推广,也没有通过家庭得到传承发展,故A、D两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亳州出的轻纱比较出名,并不能说明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故C项错误。 8.(2015·安徽十校联考)中唐诗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夜市千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