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材课件 华师大版.ppt
渡江胜利的意义 渡江作战是解放江南的第一步,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建立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覆灭。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进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大战役 目的:消灭国民党主力,解放全中国。 意义: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国内: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使中国实现独立、统一。 国际:具有世界意义,壮大社会主义力量,鼓励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斗争的士气。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有广大群众的支持; 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其中“理论指导”是灵魂,革命“道路”是方向,“群众支持”是基础,“革命军队”是中坚,“统一战线”是保障 思考: 内战刚爆发的时候国民党力量占了绝对的优势,为何中共可以取得成功?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失民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得民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逆民意 顺民意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民众支持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第17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 温故而知新 1、1945年8月,为揭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张治中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并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1946年6月单方面撕毁协议。 2、《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大决战。 解放战争阶段划分 阶段 时间 战例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和对山东、陕北解放 区的重点进攻。 1947年6月 — 1948年9月 1948年9月 — 1949年1月 1949年4月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战争胜利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1、战争阶段(1946.6—1949.10) 内战爆发: 解放军作战方针: 结果: 运动战为主 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①战略防御 46.6国民党军队进攻 中原解放区 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46.6-47.6)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毛泽东 --战略反攻阶段 (1)、反攻的原因 减轻解放区的消耗; 减轻陕北、山东战场的压力 土地改革使农民积极支持解放军作战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2)、 反攻主方向-- (3)、战况 毛泽东曾说过:“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可能性: 中原 --三路突进 内线作战 外线作战 --两翼牵制 必要性: 学习目标: 1、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2、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安全相关技术中的密码算法及电子商务.ppt
- 信息技术_设计美观的报头教学讲稿.ppt
- 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ppt
- 信息检索的最基本知识.ppt
- 信息生命周期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内容.pptx
- 信息的传递基本复习(人教新课标)-minemingw-2012.ppt
- 信息相关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最新.ppt
- 信息相关技术小相关技术玩转你的思想.pptx
- 信息相关技术教师的职业幸福.ppt
- 信息窗2 分数以及除法的关系.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学习主题 近代化的起步教材课件 川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_5.24《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材课件.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材课件_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三单元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教材课件_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课件: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材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15课《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教材课件(一)_北师大版.ppt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环境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长江教材课件 湘教版.ppt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节 第四章节 4.1.2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ppt
- 八年级地理上册_第一章_第四节_中国的民族教材课件_湘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