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册课时专项训练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上册课时专项训练5.doc

课后训练 一、选择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2.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D.迁都洛阳 3.“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 ①均田制 ②三长制 ③整顿吏治 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C.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5.读下图,能获知北魏孝文帝时期(  ) 北魏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 ①商品交易活跃 ②手工业、铸造业发达 ③城市经济繁荣 ④统治者重视和支持商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6.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进行,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乖乖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 材料二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北魏)《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3)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前半部分为“分田”,后半部分为“纳调”,体现了耕种国家土地需要承担国家的租役,故选D项。A、B、C三项只是说明分地,且说法都错误,A项错在“全部”,B项错在“平均”,C项错在“出售”。 2. 答案:A 3. 答案:A 解析:均田制使农民有一定土地;三长制有利于地方的稳定;整顿吏治则可以使百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4.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否定性选择题,考查对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理解。说汉话是有条件的,年满30岁以上可另作处理。 5. 答案:A 解析:北魏孝文帝铸造铜钱,这本身直接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时期手工铸造业发达。铜钱的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也说明孝文帝对商业的重视。 6. 一。 答案:A 解析:B、C两项不符合史实,A、D两项比较,D项是A项的组成部分之 7. 参考答案:(1)注重改革策略。迁都洛阳。 (2)改革的主观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魏落后局面,巩固统治。 改革的客观效果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可知,北魏孝文帝采取“迂回”手段进行改革,即北魏孝文帝注重改革策略。联系教材知识可知迁都洛阳就是最好的证明。第(2)问从“中国再统一”角度入手,联系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效果角度分析回答。 8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