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上学期每课一练26.doc
第三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形骸(hái) 寒伧(chānɡ) 执拗(niù) 咎言(jiù)
B.蹙缩(cù) 讪讪(shàn) 咀嚼(jiáo) 新正(zhēnɡ)
C.蹒跚(pán) 玷污(diàn) 端倪(ní) 盗跖(zhǐ)
D.歆享(xīn) 唾弃(tuò) 怔怔(zhènɡ) 吮吸(shǔn)
解析 A.应读伧chen ;B.应读嚼jué;C.应读跖zhí。
答案 D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寒喧 谬种 辨护 亢旱三年
B.俨然 报应 踌蹰 错勘贤愚
C.体贴 服侍 纵容 归根结蒂
D.伶俐 缜密 纠葛 天翻地覆
解析 A项寒喧—寒暄,辨护—辩护。
答案 A
3.下面文段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感天动地,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血溅白练”是________,希望刑场围观的人群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以证明她“委实的冤情不浅”;“六月飞雪”是________,希望自己的冤屈将像古代的邹衍那样得到上天的反应,以雪花覆盖她纯洁的躯体,表明她的清白;“亢旱三年”是________,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把斗争锋芒指向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贪吏。总之,三桩誓愿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但这种________主义的艺术手法却使窦娥的反抗精神达到了顶点,从而表达了人民的意愿,也使全剧达到了高潮。
A.昭雪 现冤 感天 现实
B.感天 昭雪 现冤 浪漫
C.现冤 感天 昭雪 浪漫
D.感天 现冤 昭雪 现实
解析 前三个空的选择应根据空格后面的解释;对窦娥三桩誓愿的描写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
答案 C
4.从修辞角度看,下列句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她的)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B.“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
C.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
D.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
解析 A、C、D.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不是比喻句。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评论说,中国的肥胖问题“令人担忧”,有近15%的人口体重超标,儿童肥胖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
B.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全球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从“超级女声”到“百家讲坛”,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势头强劲。
C.本次评选活动,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等到颁奖晚会上才能揭开全部谜底,这就更增添了这项活动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D.在春运来临之际,人们有理由为这一利民政策的出台而高兴,春运期间数以千万计乃至近亿的南来北往的人流,将从中受益。
解析 A.“儿童肥胖”应为“肥胖儿童”;C.“所有的”“一切”“全部”重复累赘;D.“人流”与“数以千万计乃至近亿”搭配不当。
答案 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
童庆炳
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作用是相通或相似的。儿童早期的思维方式与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十分相似,被称为“我向思维”。“我向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我”为中心,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把整个世界(无论是物还是人)都作为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来加以对待。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保卫者,而星星则眨着眼睛,向所有的人问好……儿童的“我向思维”使他们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象到的。在这天真的混沌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无不充满生命的活力。18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对原始诗性思维的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儿童:“最初的诗人都按照诗的形而上学,把有生命的事物的生命移交给‘无生命的’物体”,是“人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成一切事物……”。儿童的“我向思维”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的这种相似性,使儿童的心中物我交融,物我化一,使儿童的眼中万物都流动着生命的活力,颤动着生命的琴弦,展现为一个生机勃勃的诗意的世界。
在作家这里,特别是创作过程中,将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是其诗意感受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与儿童的“我向思维”极为相似。按德国的学者立普斯创立的“移情”说和英国学者冈布里奇提出的“投射”说,作家和艺术家在进行审美创造的时候,其对象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单纯的实体的存在,而是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的活动而有力的、自我对象化的形象。真正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种伟大的同情感,他们会把“亲身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