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自己制作.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雨霖铃自己制作

雨霖铃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夫已催促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1、《雨霖铃》一词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本词为我们营造了缠绵悱恻、凄凉清丽的意境。(2分)秋后的蝉叫得凄凉、急促,两个相爱的人难舍难分,楚地的天空一望无边夜雾沉沉,想象中晨风凄厉、残月当空,以上现实与想象之景的融合营造了缠绵悱恻、凄凉清丽的意境。(2分)表达了作者饯别时的暗淡、低落,船要出发时的难舍难分,设想中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好景不在的极度孤独、无聊的情感。 本词上片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词上片运用了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2分)寒蝉叫声凄婉急促,长亭孤独地矗立苍茫的暮色下,一场急雨刚刚停歇使这深秋时节的天气更加清冷,兰舟虽美却不断催促着游子与心爱的人分离,快些出发。(2分)以上景物的结合表达了词人与恋人即将分别时的难舍难分、暗淡、低落的情感(1分)。 2、词的上片与下片各写了什么景色,有什么不同,属于什么描写手法? 上片所写的主要景物:凄切的寒蝉、暮色下的长亭、初歇的骤雨、催人出发的兰舟。。下片所写的主要景物:岸边的杨柳,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2分) 不同:上片为离别时的现实之景,下片为设想中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的景物。(2分) 属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分) 虚实结合 何为诗歌中的 “实”与“虚”? “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梦游天姥吟留别》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虚实结合可以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的意境。 3、本词在写景方面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本次在写景方面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分)上片凄切的寒蝉、暮色下的长亭、初歇的骤雨、催人出发的兰舟为实写之景;下片岸边的杨柳,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为虚写之景。(2分)全词虚实结合表达了作者饯别时的暗淡、低落,船要出发时的难舍难分,设想中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好景不在的极度孤独、无聊的复杂情感(1分)。 二、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8?江西高考)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本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虚实结合(2分)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国家南北分离,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人民不能自由来往,(2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分离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国家统一强烈渴望(1分)。 答题步骤 1、点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 2、指出实景、虚景 3、效果情感 总结 1、会翻译然后将本词熟练地背下来,一字不错地默写下来。 2、仔细品味融情入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两种表现手法的妙处,学会答题技巧。 你做到了吗? *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