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教学教材课件.pptVIP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教学教材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教学教材课件.ppt

讨论: 科技进步怎样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 本课小结 请同学们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主要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怎样认识新中国科技进步的重大历史作用? 本课所涉及的科技成就分为四大领域:一是国防科技领域,二是空间技术领域,三是信息技术领域,四是农业科技领域。 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13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内容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两弹一星”概念 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2.发展概况 3.背景 (1)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2)打破大国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4.意义 一、“两弹一星”和“神州”五号 材料一: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我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1951年6月的一天,约里奥·居里约见了在居里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即将回国的中国科学家杨承宗,对他说:“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 ──雷荣天、李毅、李鹰翔《当代中国的核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 中国发展“两弹一星”有什么重要意义? 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维护国家安全;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讨论: 我们都知道原子弹、导弹都是非常可怕的杀人武器,中国研制这些核武器难道不是和我们中国人热爱和平的初衷相违背吗?另外,即使和平利用,核电站建设也有危险,如何看待核电站建设?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核电站建设属于核能的和平利用,中国非常重视核电站建设,先后建立了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动力。但是在建设好核电站的同时,一定要防止核泄漏。 “东方红一号”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美国、苏联、法国、日本)。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把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 景海鹏 翟志刚 刘伯明 翟志刚(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把三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送入太空。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电子计算机: 2010年11月15日,国际Top500组织公布世界超级计算机速度排名,中国计算机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并在前三位中占据两席。 雄踞第一的是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其实测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570万亿次。 二、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 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