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陶凤交.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陶凤交

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陶凤交      昌江县昌化镇渔家女陶凤交,“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全国绿色奖章获得者”、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十六年如一日,锲而不舍,在海边流动沙丘上植树造林近2万亩,在海南西海岸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      敢问寸草不生的万亩流动沙丘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海岸的棋子湾如今已是迷人的旅游胜地,但它曾经是到处白茫茫的流动沙丘,干旱无雨,风沙漫天,环境恶劣,自然灾害严重,强风打翻的渔船、沙尘淹没的农田,村里人因沙尘患上眼疾,是海南省风沙化治理的重点地区。几十年来,由于资金不足,缺乏技术等原因,造林成活率很低,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村里的渔民曾对陶凤交说:“在这风沙打脸都发红的地方,树怎能种得活。” 1995年德国专家对棋子湾流动沙丘考察时下了无法治理的结论。      谈起十六年的造林经历,陶凤交说,她是八十年代末同村民们一起开始种树的,后来由于收入太少,很多人都退了出去,在表哥的劝导下,她于1992年再次动员50多名姐妹同她一起种木麻黄树。谈到刚开始种木麻黄树时,她并不知道昌江棋子湾流动沙丘曾被德国专家下了无法治理的定论。      功夫不负苦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一些成活的木麻黄旁长有很多野菠萝,于是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采取先种野菠萝固定流沙,再种木麻黄树的办法。果然使成活率一下子提高许多。就这样,陶凤交在林业局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摸索出先种野菠萝固定流沙再种木麻黄树的办法,成功地种植了几百万株木麻黄。经过不懈的治理,多年的流沙被治住了,海防林绿遍了整个棋子湾。      15年平均每天种树600多株      自1992年在海边沙滩上种树算起,到现在已整整16年,共5400多天。陶凤交说她每年只有大年初一到初三的晚上是在家里过的,从初四开始又住到海边的简易房里,一住就是一年。      建设海防林,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陶凤交无疑就是个很好的榜样:住沙丘棚子,挖坑取水喝,为充饥下海抓过海螺,夏天脚踩60摄氏度的沙子地,因干渴每天要喝10多斤水。当时棋子湾不通公路,无法从5公里外的水源地育苗后运到沙丘里造林,为方便运输苗木肩挑,距离近的几百米,远的一两公里。由于苗木全是袋装大苗,一担上百斤重的苗木只有几十株,但是她们凭着坚强的毅力,就这样来回穿梭在茫茫的沙丘上。在昌江绵延的海岸线上,几乎都有过陶凤交奔波劳顿的身影和坚实的脚印。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陶凤交给人展示了一个勇敢的妇女拓荒者的风采,虽然画面有些悲壮,但它却是如此的美丽和动人。现在陶凤交和姐妹们种起的海防林,已有18820亩,每亩180株,共有338万株。这样算起来,陶凤娇她们平均每天就要种树600多株。      每天在60摄氏度沙地里行走忙碌      海南西部的夏天炎热无比,而昌化一带又是昌江最炎热的地区,在棋子湾白沙岭那数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常常会看到陶凤交和姐妹们挑着120多斤的木麻黄树幼苗,急匆匆地来来去去。她们每人每天要挑9到10担,最多的时候一天行走50多公里。“我们每天4点起床,5点多开始劳动,一直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与陶凤交一起种树的钟松月说。每年在长达9个月之久的时间里,她每天早出晚归,当时天气炎热,地温高,上晒下烫。但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没能把她们吓倒。      在海边的沙滩上种树,穿鞋走路不方便,她和一起种树的姐妹们几乎一律打赤脚。她们脚行、肩挑、手种,手掌、脚板、肩膀都长了老茧,脸膛晒得黝黑。每个人的脚底都会磨出厚厚的老茧,开裂结痂后沙子会钻进去,脚掌会发炎。所以结痂之前,要把厚皮削掉。每年削一次,15年她们削了15次。十六年如一日,她带领几十个姐妹在荒漠化的沙丘上营造18000多亩防风林,并从未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现已退休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林业局营林股原股长王禄齐说道,“我们测量过,沙地上的最高温度可达60摄氏度,走在上面脚烫得不行,但是种树女人们的脚板都磨练出来了,她们不怕烫。”他说,陶凤交带出了一支认真、执着、能吃苦的造林“绿色娘子军”。      15年不变的绿色情结      最初为林业局种树时,陶凤交和姐妹们的报酬是每成活一株得8分钱,一天辛苦下来可得七八元。由于太辛苦,有一次4个新来的妇女只挑了一担树苗,就吓得放下扁担逃回家了,说再也不回来吃这个苦了。可陶凤交在种树这条路上一走就是16年,她的毅力和耐力,让知道她的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当年曾指挥陶凤交种树的王禄齐说,他开始也不理解陶凤交为什么这么坚定地种树,后来才渐渐明白,喜欢较真的陶凤交,做事太执着。她把种树不仅当成工作,更是当成一种事业,她与林业有缘份,这是造化。      种树之前,陶凤交做渔货生意,收入多,也不出多大力。后来丈夫意外去世,她对渔货生意失去信心和好感。有一年,她看到由于没有防风林保护,在台风来临时昌化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