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微生物学 为龙
环境微生物教学《环境微生物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 第四章、微生物生长代谢与遗传变异 第五章、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第六章、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第七章、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第八章、微生物对化学物质的降解与转化 第九章、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 第三节、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二、微生物必需的营养物质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四、微生物的培养基 五、营养物质的吸收(或运输)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C、H、O、N、 大量元素:P、S、K、Ca、Mg、Na、Fe 微量元素:Zn、Cu、Mn、Co、Mo 二、微生物必需的营养物质 1、水 2、碳源 3、氮源 4、生长因素 5、矿质元素(无机盐) 1、水: 细胞中的水分包括结合水和自由水 结合水:不易蒸发、结冰,是细胞组成部分。 自由水:呈游离状态,是细胞生化反应介质。 水的功能 维持渗透压平衡 作为生化反应介质 调节细胞温度 提供氢和氧 2、碳源:能够提供碳素营养的物质称碳源。 主要作用:细胞含碳物质和提供能源。碳源占干物质50%。 3、氮源:能够提供氮素营养的物质称氮源。 主要作用:组成细胞蛋白质、核酸的重要成分。 自然界氮素存在形式: 4、矿质元素(无机盐) 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物质,矿质元素多以无机盐形式存在。 大量元素:生长浓度10-3~10-4mol / L 微量元素:生长浓度10-6~10-8mol / L,作为酶组份或激活剂。 生理功能: P、K组成、能量转移;Fe、Mg、Mo是酶组成成分、激活剂;Ca 、Na、K调节PH 值、渗透压、透性;S、Fe提供自养微生物能源。 5、生长因素:微生物生长所不可缺少的有机物成为生长因素,即生长素。 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嘌呤与嘧啶。 如:吡哆醇B6、叶酸、硫氨素B1、核黄素B2、烟酸B5、维生素B12、酵母膏、玉米浆、麦芽汁等。 主要功能: ① 提供细胞组份,如蛋白质、核酸、脂类、辅酶和辅基。 ② 参与代谢。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光能自养型 光能异养型 化能自养型 化能异养型 1. 光能自养型 以光能为能源,以 CO2为碳源的微生物细胞含光合色素,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以H2O或其他无机物(H2S、H2)作为供氢体。 如:蓝细菌、藻类(好氧环境下) CO2+H2————[CH2O]+O2↑ (产生O2) 绿色/紫色硫细菌(厌氧环境下) CO2+2H2S————[CH2O]+2S+H2O (不产生O2) 2. 光能异养型 以日光作为能源,以有机碳作为碳源的微生物,不能完全生活在无机环境中。种类很少,菌体含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如红螺菌(污泥、湖泊中) CO2+CH3CHOHCH3——[CH2O]+CH3COCH3 3. 化能自养型 以无机碳为主要碳源,利用无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源的微生物。 无机物:NH3、NO2、H2S、H2、Fe2+ 如:亚硝酸细菌 2NH3+2O2———HNO2+4H++能量 CO2+4H+———[CH2O]+H2O 4. 化能异养型 以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种类很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 类群:绝大多数的细菌和放线菌、几乎全部的真菌和原生动物、所有的病毒。不能完全在无机环境下生存。 按生活方式分为: 腐生菌:以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为养料 寄生菌:在活的有机体内生活 兼生菌:能腐生,也能寄生 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自养微生物:利用CO2、碳酸盐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能源为光能或无机物的氧化。 异养微生物:主要的碳源是有机碳化合物,能源为光能或有机物的氧化,不能完全生活在无机环境中。 四、微生物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培养基是人工配置的、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累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1. 配制原则 2. 培养基类型及应用 3.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 1.配制原则: 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合适的浓度及配比 控制PH值的条件 (4) 经济节约 (1) 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生长因子 自养微生物:不含有机物 异养微生物:至少一种有机物 (2) 营养物质合适的浓度及配比 营养物质合适的浓度才能生长良好,过低或过高都不能满足需要。 浓度配比要恰当。最重要的是C/N比功C/N/P比。 培养基中碳源中碳原子摩尔数与氮原子摩尔数之比,称C/N比。 碳不足,菌体易衰老。氮不足,菌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火灾危险性以及建筑物耐火等级.ppt
- 火电行业环境保护研讨会纪要.doc
- 灯具采购竞争性谈判文件.doc
-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管理 宁夏消防.ppt
- 灰度级插值.ppt
- 灾后重建税收扶持政策汇编宣讲纳税人申请延期.ppt
- 灵活设置FISH图片捕获方式.pdf
- 灾民困扰.ppt
- 点火波形分析初级点火波形分析.ppt
- 点评中国建筑业五巨头.doc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