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准制度性”一体化阶段——APEC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相互依赖关系进一步加强,地区经济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基于这种需要,作为亚太地区第一个官方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于1989年正式登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不具约束性,但决非一般的国际性论坛。它是通过成员自愿行动来进行的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形态,突破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其他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的非官方的局限性,实现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真正跨越式的发展。 (三)制度性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四轮驱动模式 第一个轮子是“10”,即东盟的发展和合作; 第二个轮子是“10+1”,即中日韩与东盟的双边对话与合作; 第三个轮子是“10+3”,即东盟—中日韩首脑会议机制; 第四个轮子是“3”,即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图11-1: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四轮驱动”模式 资料来源:高军行, 全毅.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及特点[J]. 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 2008, 10(5). 注:图中的虚线表示还未实现的制度性合作 (四)东亚地区的其他次区域合作 东亚地区其他次区域合作十分活跃,如: 中国、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合作; 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 中国内部的珠—港—澳地区、CEPA等次区域经济合作; 为数众多的双边自由贸易区(FTA) 。 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障碍 (一)美国的干扰 东亚地区与美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政治军事方面,二战后东亚地区的国际政治、安全关系是在美国霸权主导下塑造的,至今一些国家与美国仍保持着安全同盟和密切的军事关系,使美国在东亚地区保持着强大的政治、军事影响; 在经济上,东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占其总贸易量的比重虽已经超过了50%,但同区域外的贸易仍然不可或缺,特别是东亚国家商品的主要出口地美国,这使得东亚国家对美国保持较高的贸易依存度。 (二)核心国的缺失 (三)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经济最发达的是日本,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GDP都属于当今世界最高国家之列; 其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即新加坡、韩国及中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区,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再次是中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家。 表11-5 东亚各国人均GDP及世界排名(2006年) 单位:美元 国家 日本 新加坡 中国香港 韩国 中国台湾 马来西亚 中国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越南 人均GDP 36486 25176 24627 14649 13926 4701 1352 1093 1084 528 世界排名 10 21 23 34 36 64 112 117 118 144 数据来源:WTO官方网站。 (四)冷战状态的存在 如朝鲜半岛的朝韩在三八线两边的军事对峙。 (五)经济发展的趋同 各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同,国内市场竞争不充分,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的开展。中国和东盟国家处于雁阵模式的“雁尾”环节,均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在资本和技术转移,产业升级具有很强的时间同步性和结构相似性,因此,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表11-6 东亚部分国家产业结构(占GDP的比重) 单位:% 国家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2004 2005 2006 2004 2005 2006 2004 2005 2006 中国 13.11 12.55 11.91 46.23 47.34 47 40.67 40.11 41.07 韩国 3.78 3.41 3.25 40.66 40.27 39.6 55.56 56.32 57.15 马来西亚 9.47 8.66 8.32 50.47 51.75 51.6 40.07 39.58 40.07 印尼 15.44 13.13 11.92 43.86 44.87 41.74 40.71 42.01 46.34 菲律宾 15.09 14.34 13.61 31.62 32.25 33.21 53.29 53.41 53.17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 注:“—”代表数据缺失。 三、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一)遵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