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坑溪生态环境调查与鱼道规划 中华水土保持学会.docVIP

粗坑溪生态环境调查与鱼道规划 中华水土保持学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粗坑溪生态环境调查与鱼道规划 中华水土保持学会

莫拉克颱風引致小林村堰塞湖之形成與潰決歷程 陳樹群[1] 吳俊鋐[2*] 摘  要 高雄縣小林村旁旗山溪河道在莫拉克颱風期間形成堰塞湖,本文利用莫拉克颱風期間之降雨、河川水位、獻肚山崩塌土砂量等資料,推估小林村堰塞湖之形成過程、堆積土體尺寸及潰決方式等。莫拉克颱風期間,小林村於獻肚山崩塌前之總雨量介於1218至1713 mm,鄰近之甲仙及表湖雨量站降雨量都超過200年降雨頻率年估算值。旗山溪水位記錄則在2009年8月9日上午7時出現50分鐘內急降3.28m,爾後在8時30分出現1小時內急速攀升8.05m之水位,證實小林村旁旗山溪河道曾因崩塌土砂阻塞河道而出現堰塞湖。 … 關鍵詞:小林村、堰塞湖、溢流侵蝕。 The 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Typhoon Morakot-Triggered Landslide Dam in Siaolin Village Su-Chin Chen[1] Chun-Hung Wu[2*] ABSTRACT The rainfall, water level of the Chi-Shan River, and the Mt. Xian-Du landslide volume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deposit area, size and dam-break progress of the landslide dam triggered by Typhoon Morakot in Siaolin Village. Typhoon Morakot brought about 30 hours of torrential rainfall with a total rainfall reaching 1218~1713 mm in Siaolin Village. The rainfall frequency at Jia-Shian station and Biao-Hu station exceeded the 200-year return period. The water level at Shan Lin Da Bridge in Chi-Shan River rapidly fell by about 3.28 m in 50 minutes and rapidly rose by about 8.05 m in 1 hour at 7 o’clock, 2009/8/9. The phenomenon also demonstrated a landslide dam occurring in the Chi-Shan River. … Key Words: Siaolin Village, landslide dam, overtopping. (摘要請勿超過一頁) (本文件為全文格式範例) 一、前  言 Costa and Schuster(1988)彙整Davis(1882)及Hutchinson(1957)等資料將天然壩(natural dams)成因分為六類,包含火山熔岩造成的壩體(volcanic dams)、邊坡崩塌造成的壩體(landslide dams)、冰山崩塌或融雪造成的壩體(glacial dams)、洪水氾濫造成的壩體(fluviatile dams)、風積泥沙造成的壩體(aeolian dams)、海岸沖積造成的壩體(coastal dams)及有機壩體等。爾 後部分學者(Costa and Schuster, 1988; 陳樹群, 1999; 陳樹群, 2009)將堰塞湖(landslide dams, debris dam, barrier lake)定義為:由熔岩流、火山泥流、冰河冰磧物(glacial ice and late-neoglacial moraines)或崩塌、地滑(landslides)、土石流(debris avalanches)等所形成之天然壩阻塞溪流而形成,並可能對居住於堰塞湖下游之居民生命財產產生重大威脅。Schuster and Costa(1986)、Schutser(1993)及陳樹群(1999)都曾指出堰塞湖的形成主因 ... 可能淹沒範圍等資料。 二、研究區域概述 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如圖1)位於甲仙鄉最北方,全村總面積約為45.9平方公里,高程介於329.8公尺至1666.5公尺,主要交通幹線為台21線, ... 以崩塌前之高程及坡度而言,崩塌及土砂堆積區位在崩塌前高程小於1000公尺佔總面積約86.1%,坡度小於30度則總面積約58.4%;小林村9-19鄰在崩塌前居住位置(如圖2)相當平緩,平均坡度約在15度以下。 三、降雨、水文及堰塞湖現地調查資料分析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