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平井高效开发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地质、油藏、钻井、采油等多个领域, “地质优化设计”和“油藏精细描述” 是水平井高效开发的关键,钻井方面的“井眼轨迹控制”又是整个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 四、水平井成功的经验 (1)、直井段控制 从上述统计情况分析,直井段施工中定向纠偏时间在整个特殊工艺井施工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高压线、沟渠等地面条件限制,以及与邻井相碰的问题,水平井井位难以优选,导致直井段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的纠偏工作,严重制约了钻井速度。 四、水平井成功的经验 (2)增斜段控制 增斜段主要目的是: ①将上部井段的井斜定向到设计轨迹线上。 ②将方位调整至目的层连线方位上。 ③摸索出动力钻具的造斜率。 Oil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3)着陆控制 如果油层垂深提前,应减少调整段增斜。例如广64平4井,设计油层垂深2856.21m,当钻至2980m,垂深2847.1m时,从砂样发现标志层突然提前,推算出油层上移了4m~4.5m,此时根据地层变化立即进行调整设计,将复合钻进的调整段变为增斜井段,钻进至垂深2451.6m井斜增至89°,使轨迹顺利着陆。 如果油层垂深滞后,应采用以82°~85°井斜稳斜探油层,直到钻探至油顶,全力增井斜至90°。例如王东平2井,当钻到设计标志层时,发现地层变化,不能确定油层的确切位置,只好以84°井斜稳斜探油顶,该井的实际油层比设计下移了6m。 四、水平井成功的经验 常规水平井 薄油层水平井 入靶造斜率选择范围: ± 10 °/100m 入靶造斜率选择范围: ± 3 °/100m 常规水平井油层厚,允许造斜率选择范围大;薄层水平井由于层薄,入靶造斜率精度高。 准确着陆的关键技术是优选造斜率 四、水平井成功的经验 (5)水平段轨迹控制 水平井段采用小度数单弯螺杆钻具组合以复合钻进为主的钻进方式,有效地将井眼轨迹严格控制在设计靶区范围内。 四、水平井成功的经验 3、自主创新了防粘卡稳斜导向钻具 能一次性完成造斜、稳斜、纠方位等作业,实现滑动钻井与旋转钻井相结合的钻井方式,大幅度提高机械钻速,减少起下钻次数,缩短钻井周期。 常规定向钻具 防粘卡稳斜导向钻具 四、水平井成功的经验 4、井身剖面符合率和油层钻遇率 广64平4井井眼轨迹完全按照设计轨迹运行,全井水平段长171m,油层中累计穿行127m,油层砂岩有效钻遇率90%。 四、水平井成功的经验 广1平1井是油层最薄(0.4m)的一口水平井。该井钻井周期16天20小时,其中仅用5天时间就完成了着陆控制和水平段的施工任务。顺利在油层内穿行49m,油层砂岩钻遇率97%,创造了穿越油层最薄、水平井施工周期最短的历史记录。 一、水平井发展简况 二、水平井技术难点 三、水平井实例分析 四、水平井成功的经验 五、水平井存在的问题 内 容 七、结论及建议 六 、应对技术措施 1、井位布署的问题 过去打井的井斜数据以电测为准,未作磁偏角校正,不能作为井位布署的参考了。会导致油层位置不准,目的层垂深不准,设计方位不准。井位布署要整体布局,确定打井先后顺序。如广平8井和广平9井是一组丛式水平井,如果整体布局可节约征地费用,在一个井场打两口水平井,应该先打广平9井再打广平8井,直井段能够充分利用地层自然规律,提高机械钻速,减少防碰等问题。 五、水平井存在的问题 五、水平井存在的问题 五、水平井存在的问题 五、水平井存在的问题 五、水平井存在的问题 2、现场定井位的问题 井位确定原则 “工程服从地质,地面服从地下” 江汉油田水网密集,江河、湖泊纵横交 错,地面条件严重受限,如稻田、鱼塘、 沟渠等,打井征地的困难日益增多,地面井位确定难 。 五、水平井存在的问题 3、轨迹设计的问题 水平段设计应考虑钻井风险(如钻入泥岩和水层、降低油层钻遇率等),其长度到底多少合适,国内外还没有定论,水平段距油水界面距离应为0.7~0.9倍油层厚度较合适,以防止水平井过早见水,避免油层线状见水整体水淹。 五、水平井存在的问题 4、井下故障预控的问题 要加强泥浆维护管理工作,及时降摩减阻,防止卡钻和断钻具故障的发生。同时,要用领眼公锥通井。避免王57平1和建32侧平1井准确着陆A点后,出现水平段出新眼的问题。 五、水平井存在的问题 5、仪器测量滞后的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