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5说《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中的“贵尹”与“人之与者而食人”.docVIP

0485说《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中的“贵尹”与“人之与者而食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485说《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中的“贵尹”与“人之与者而食人”

说《鲍叔牙与隰朋之谏》中的“贵尹”与“人之与者而食人” 刘云 北大中文系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收录的《鲍叔牙与隰朋之谏》5-6号简,有如下一段文字(释文用通行字写出): 今竖刁,匹夫而欲知万乘之邦,而贵(割)尹(势),其为(猜)也深矣;易牙,人之与(举)者而食人,其为不仁厚矣。公弗图,必害公身。 对于这段文字的断句和释读,各家意见颇为分歧,李天虹先生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参看。我们在参考了诸家意见之后,有点新的想法,上录文字的断句和释读,即按照我们的意见。 李天虹先生在讨论《鲍叔牙与隰朋之谏》5-6号简这段文字时,认为其说的必定是易牙“杀子以适君”和竖刁“自宫以适君”之事,并举出传世文献中的相关记载作为例证。今转引于下: 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竖刁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又言曰:“……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将安能爱君?君必去之。”公曰:“诺。”管子又言曰:“……今夫竖刁,其身之不爱,焉能爱君,君必去之。”公曰:“诺。” 《管子·戒》 管仲摄衣冠起对曰:“臣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夫易牙以调和事公,公曰:惟烝婴儿之未尝,于是烝其首子而献之公。人情非不爱其子也,于子之不爱,将何有于公?公喜宫而妒,竖刁自刑而为公治内。人情非不爱其身也,于身之不爱,将何有于公?” 《管子·小称》 齐桓公妬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 《韩非子·二柄》 管仲有疾,桓公往问之,曰:“仲父若弃寡人,竖刁可使从政乎?”对曰:“不可。竖刁自刑以求入君,其身之忍,将何有于君。”公曰:“然则易牙可乎?”对曰:“易牙解其子以食君,其子之忍,将何有于君,若用之必为诸侯笑。” 《说苑·权谋》 竖刁、易牙,毁体杀子以干利,卒为贼于齐。 《说苑·贵德》 其说确不可移。李先生的说法为我们进一步考求这段文字提供了一个大体方向,就是要向易牙“杀子以适君”和竖刁“自宫以适君”之事靠拢。 此段文字通读的障碍主要集中在“贵尹”与“人之与者而食人”上。 对于“贵尹”的意义,讨论者颇多,其中以何琳仪、季旭昇、李天虹三位先生的观点比较合理。何先生认为“贵”可读为“隤”,也可读为“溃”,但最有可能读为“?”,“尹”可读为“朘”;季先生认为“贵”可读为“殨、溃”或“隤、颓”,“尹”可读为“朘”;李先生认为“贵尹”可读为“刏朘”。三位先生的读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认为“贵尹”指竖刁“自宫”。 李家浩师在审阅本文初稿时曾向我指出,“贵”与“会”音近古通,如亥鼎铭文“会鼎”,即读为“馈鼎”;而“会”又与“害”音近古通,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十二章人名“会谴”,上博战国竹书《競公疟》作“割”。疑简文“贵尹(朘)”之“贵”应该读为“刽”或“割”。“刽”、“割”都有截断的意思。不过从古人称去势为“割”来看(详下文),将简文“贵”读为“割”要比读为“刽”,可能性更大。 我们认为李师读“贵”为“割”是目前最好的意见。结合何先生、季先生、李先生和李师的说法,“贵尹”就应该读为“割朘”,这样一来文意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这个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这个结论还有一点疑问,就是“割朘”这种说法在文献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且“朘”字在文献中用例极少。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尹”字或许还可以另寻他解。 古人称男性生殖器为“势”。上古音“尹”是喻母文部字,“势”是书母月部字。喻母与书母相通的例子很多,如“予”是喻母字,而从其得声的“抒”是书母字;“俞”是喻母字,而从其得声的“输”是书母字;从“兑”声的“悦”是喻母字,而同从“兑”声的“说”是书母字。文部与月部的字偶尔也有相通的例子,如《史记·历书》:“横艾涒滩始元元年。”《集解》:“涒滩一作芮汉。”“涒”是文部字,“芮”是月部字。值得注意的是,从“芮”得声的“焫”字异体作“爇”。《玉篇》火部:“焫,同爇。”“势”从“埶”声,而“爇”以“埶”为子声符,“涒”以“尹”为子声符。颇疑“尹”应该读为“势”。这样“贵尹”就可以读为“割势”。“割势”在文献中有用例,如: 《尚书·吕刑》:“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孔安国《传》曰:“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次死之刑也。” 《周礼·秋官·掌戮》孔颖达《疏》引贾逵曰:“笮,割势,谓宫刑也。” 《汉书·景帝纪》:“秋,赦徒作阳陵者。死罪欲腐者,许之。”如淳曰:“腐,宫刑也。丈夫割势,不能复生子,如腐木不生实。” 文献中还有“割其势”的说法,如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