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Ⅱ(甲卷)历史试题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卷Ⅱ(甲卷)历史试题分析

2016年全国卷Ⅱ(甲卷)历史试题分析 (甲卷使用省份: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辽宁 陕西 重庆) 24.图3为三国曹魏 《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 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分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演变为考查对象,利用考古资料形成新情境,旨 在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中,准确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题干 来源于考古资料,通过文字叙述,学生可知 《三体石经》中有先秦古文和小篆等三种字体。 图片中的字体是隶书,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即可知道题干给出的是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从题 干可知 《三体石经》刻于曹魏时期,中国古代文字在秦时即已统一,所以A项可排除。根据 所学知识,曹魏时期通行文字为隶书,先秦文字和篆书都已不是通行文字,故C可排除。根 据所学知识,早在商朝时期的甲骨文汉字即已形成完整体系,故可排除D。故可得出正确选 项是B。 【答案】:B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 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分析】 本题从另一个侧面考查了学生对主干知识选官制度的理解,要求学生在新的 问题情境下分析材料,提炼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题干给出了从汉至唐的选官 制度,察举制度实行的方式是由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根据所学,魏晋九品中正制根据 门第来选拔官员,科举制是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可见与前代相比,科举制大大扩大了录取 的基础,使普通大众得以有机会通过考试走入仕途。而科举制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必然使社会中更多人读书,参与科举考试,争取做官,从而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正确答案 为D项。科举考试科目为明经、诗赋等,不能选拔最优秀的官吏和鉴别官员道德水平,排除 A、B两项。科举考试自由投考,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故排除C项。 【答案】:D 26.宋代,有田产的 “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 “客 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有效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 代 “田制不立”,在土地政策上 “不抑兼并”,这一政策导致的后果是土地交易频繁,土地越 来越集中,大量民户失去土地而成为租种土地的“客户”,因此B项符合题意。北宋商品经济 繁荣,A项不符合史实。唐末以来,坊市制度崩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繁荣, 而不是民户失去土地,故C项错误。田赋一直是北宋赋税的重要来源,D项不符合史实,故错 误。 【答案】:B 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 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有效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 明末以来,随着台湾回归祖国,大量福建民众移民台湾寻求生计,这些移民在台湾经过几十 年的发展,已经安居乐业。按照我国传统的宗族观念,叶落归根或者说与祖先在一起的观念 深入人心,这便是大量已移居台湾的民众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原因。A项仅提到族谱编修 的问题,而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故错误。B项符合对题干的分析,故正确。C项不符合史 实,内地宗族整体迁移台湾,不能说开始于乾隆时期。D项不仅不符合史实,也与题干材料 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合。 【答案】:B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 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分析】 本题考点是高中历史主干知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