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环工能工第十二章胶体化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环工能工第十二章胶体化学课件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P611 胶体化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所研究的领域是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诸学科的交叉与重叠,它已成为这些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 胶体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粒子直径d在1~1000nm之间的分散系统。 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一般都是不连续的 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一般都是连续的 分散相以分子形式溶于介质中形成的分散系统是均相系统,称为(真)溶液,d1nm。1nm=10-9m 被分散的物质不溶于介质时形成的分散系统是多相系统。1nmd1000nm,以及更大的粒子。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胶体体系的分类 胶体系统1nmd1000nm中的分散相可以是一种物质也可以是多种物质。可以是由许多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粒子,也可以是单个大分子。 (1)溶胶(胶体溶液) 这是一类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分散相不能溶于分散介质中,有很大相界面,热力学不稳定。 1nmd1000nm,如:金溶胶,硫溶胶 (2)高分子溶液 是以分子形式溶解于介质中,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没有相界面,热力学稳定。 1nmd1000nm,如:聚苯乙烯溶于苯形成的溶液,天然橡胶溶于苯形成的溶液 (3)缔合胶体(胶体电解质):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中,形成了胶束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12.1 溶胶的制备 §12.2 溶胶的光学性质 §12.3 溶胶的动力性质 §12.4 溶胶的电学性质 §12.5 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12.5 乳状液 §12.1 胶体系统的制备12.1.1化学凝聚法 利用生成不溶性物质的化学反应,控制析晶过程,使其停留在胶核尺度(1至1000nm)的阶段,而得到溶胶的方法,称为化学凝聚法。 FeCl3(稀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棕红色、透明的Fe(OH)3溶胶。 在H3AsO3的稀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制得淡黄色的As2S3溶胶。 §12.1 胶体系统的制备 12.1.2溶胶的净化 在制备溶胶过程中,需加入电解质,或本身生成电解质,如: 适量电解质有稳定溶胶的作用,但过多可使溶胶被破坏,发生聚沉,因此有一个净化步骤,将多余的电解质除去。 渗析法利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电解质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将溶胶装入动物的膀胱膜中,再放入流动的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可净化。但不可过分净化,否则溶胶也将被破坏,发生聚沉。 电渗析:渗析时外加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可加速正负离子的定向运动,从而加快渗析速度。 §12.2 溶胶的光学性质 12.2.1丁铎尔效应 P618 光束投射到分散系统上,可以发生光的吸收、反射、散射或透过。 吸收 入射光频率与分子的固有频率相同 透过 光束与系统不发生任何相互作用 反射 入射光的波长小于分散粒子的尺寸 散射 入射光的波长大于分散粒子的尺寸。 体系中每个粒子就像一个点光源,从侧面可以看到散射光。 胶粒大小: 1~100nm, 可见光波长:400~760nm,故胶粒能散射可见光。 §12.2 溶胶的光学性质 12.2.1丁铎尔效应 P618 丁铎尔效应本质:分散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 条件:入射光波长粒子半径 瑞利(雷利)公式 散射光强度 §12.3 溶胶的动力性质 P621 12.3.1 布朗运动 布朗(Brown)运动:用超显微镜可观察到胶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表12.3.1 爱因斯坦-布朗位移公式的验证 §12.3 胶体系统的动力性质 12.3.2 扩散 P622 在有浓度梯度存在时,物质粒子因热运动(布朗运动)而发生宏观上的定向迁移现象,称为扩散。 D的物理意义:单位浓度梯度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物质的量。m2?s?1,D越大,扩散能力越强。 §12.3 溶胶的动力性质 12.3.3 沉降与沉降平衡 P624 多相分散系统中的粒子,因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的过程,称为沉降。 分散相粒子同时受到两种作用: 重力作用使粒子向容器底部沉降。 当底部粒子的数密度高于上部时,扩散作用使粒子由底部回到上部,使粒子的密度趋于均匀。 两种作用相反。粒子很小时,扩散作用占优,如真溶液。粒子很大时,沉降作用占优,如泥水; 当粒子的大小相当,受重力作用和扩散作用相近时,构成沉降平衡。 此时,粒子沿高度方向形成浓度梯度。 §12.3 溶胶的动力性质 12.3.3 沉降与沉降平衡 P624 对于微小粒子在重力场中的沉降平衡,贝林推导出平衡时粒子数密度随高度分布的定律 C1, C2-分别为高度h1, h2处的体积粒子数 ?, ?0-分别为分散相(粒子)及分散介质的密度 M -粒子的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