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 混凝土结构 5 砌体结构 6 钢结构 7 钢管混凝土结构 8 木结构 附录A 结构混凝土冻伤的检测方法 附录B f-CaO 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检测 附录C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 附录D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 附录E 结构动力测试方法和要求 附录F 回弹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 附录G 表面硬度法推断钢材强度 附录H 钢结构性能的静力荷载检验 附录J 超声法检测钢管中混凝土抗压强度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 条文说明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砌体结构的检测 检测砌体砂浆的强度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砌体抗压强度原位检测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机械贯入仪 功能 检测砂浆等轻质材料的强度 原理 通过贯入阻力原理 特点 快速,简单,准确 配置 驱动器, 加载手柄, 针式测微计, 测试用钢针(一套80个), 携带箱,操作手册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测定建筑物外墙饰面砖的粘结质量,外墙的剥落状况;检测受雨墙或屋顶的防水性;检测冶炼炉中的蔼孔洞、裂缝;检测管道的泄漏;检查变压器、电子设备的异常发热情况;检查汽车等传动机构的异常发热情况(动态检测)。 原理 红外线温度感应原理 红外成像仪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用途 第一章 绪论 * 屋面巡回检测仪 非破损地检测和监测湿度 检测湿度范围为≥2% 3种表盘适合于各种类型的屋面 可连续检测 几分钟内就能找出潮湿区边界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回弹仪N型 :功能 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缺陷进行检测,包括裂缝,孔洞,蜂窝,夹渣,离析,均匀性检测。 普通回弹仪 砼质量的检测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混凝土超声波测试仪 功能 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缺陷进行检测,包括裂缝,孔洞,蜂窝,夹渣,离析,均匀性检测。 原理 通过探头发射适合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频率的超声波测出声波在被测物中传播的时间,转换为声速,通过声速与强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强度值。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裂缝显微镜 放大倍数:35倍 测量范围:4mm 每格刻度:0.02mm 重量(含电池和木盒):560g 木盒尺寸:150×100×50mm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钢筋保护层测试仪 功能 对混凝土内部钢筋进行检查,包括:钢筋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 原理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Profometer 4钢筋扫描仪(瑞士) CM9 智能型钢筋保护层测试仪(英国)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金属数字超声探伤仪 ◎ 用  途: ?最适用于流动性大和高架空作业,也可广泛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等部门的钢板焊缝及锻件的超声探伤。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金属硬度计 功能 检测金属试件或结构的硬度,常可代替其它更复杂耗费多的金属测试,可间接地从硬度测试中作材料鉴定,寿命估计,抗磨损能力评估,以及材料强度评估。 原理 弹簧加载的冲击体加到被测试件表面。测量冲击体离测试表面1mm时的冲击速度和回弹速度,从中得出硬度值L,L=回弹速度/冲击速度×1000。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结束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 建筑工程 事故分析与处理 主讲 杨树标 第一章 绪论 * 绪 论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二、建筑结构事故的类别及原因 三、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四、结构可靠度的评判依据和原则 五、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 第一章 绪论 *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吸取教训,改进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 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目前学校安排的课程大都为正面学习,自成体系。而事故的发生,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从反面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 一、学习本课的目的 2、掌握事故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因设计和施工的失误或管理不善而引起的事故,是工程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如何正确处理事故,对事故原因分析、残余承载力的判断及修复加固的措施等问题,与设计和建造新建筑有较大的不同,掌握这方面的技能非常必要。通过两个故事说明该课的意义。 第一章 绪论 * 我们身边的故事 故事1:钢筋混凝土预制柱裂缝事故 u?事由:某工厂在建厂房吊装安装后发现有裂缝。 ? ?? ?相关人:我们一刚毕业的学生 一、学习本课的目的 什么原因? 为什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